天门冬原产于南非。性喜温暖湿润的环境,喜阳,也较耐阴,不耐旱。适生于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中。生长适温为15—25℃,越冬温度为5℃。天门冬可用播种和分株繁殖。播种采后即播,否则影响发芽率。一般12月种子成熟,采后洗净、晾干,春季2—3月插入疏松土壤。在温度20—30℃时,3—4周即可发芽。分株一般于春季结合换盆时用利刀将生长茂密株丛分割开,按3—5芽一丛分出新植株(避免伤根太多),分别栽植上盆,放予阴蔽处养护l一2周,待恢复生长后按正常管理。
天门冬盆栽可用腐叶土、园土和河沙等量混合作为基质。它根系生长快,每年早春应及时进行换盆。换盆时,除补充新的培养土外,剪除部分老根和攀附老茎。它喜湿润的土壤和环境,生长季要给予充足的水分。尤其天气炎热时,不但要使盆土湿润,而且还须经常向叶面及周围环境喷水,以保持较高的湿度;但也不能浇水过多,若土壤积水也会使植株烂根。秋后应减少浇水量。冬季则保持盆土潮湿即可。生长旺盛期要及时补充必要的养分,一般每月追施液肥1—2次,以促使枝叶生长茂密、色泽浓绿。在炎热夏秋季节要给予适当遮阴,以免烈日暴晒,使枝叶枯焦变黄;其它季节要给予较强的光线,以保证植株生长健壮。若长期置于阴蔽处,植株也会枯萎纤弱,所以摆放在室内光照不足处的天门冬,每月应置阳光充足处养护一段时间,并加强肥水管理,以恢复长势。
天门冬植株生长茂密,茎枝呈丛生下垂,株形美观;其枝叶纤细嫩绿,悬垂自然洒脱,是广为栽培的室内观叶植物。除了作为室内盆栽外,还是布置会场、花坛边缘镶边的材料,同时也是切花瓶插的理想配衬材料。
天冬收获时间
1、每年的9-10月,天冬果实由绿色变成红色时采收。堆积发酵后,选粒大而充实的作种。播种期分为春播和秋播。秋播在9月上旬一10月上旬,秋播发芽率高,占地时间长,管理费工;春播在3月下旬,占地时间短,管理方便。
2、在畦内按沟距20-24厘米开横沟;沟深5-7厘米,播幅6厘米,种距2-3厘米。每亩用种子10-12千克。育苗1000米2可定植10000米2。播后覆盖堆肥或草木灰,再盖细土与畦面相平,上面再盖稻草保湿。气温在17-20℃,并有足够的湿度,播后18-20天出苗。发芽后揭去盖草。幼苗开始出土时需搭棚遮荫,也可在畦间用玉米等作物遮荫,经常保持土壤湿润。在苗高3厘米左右时拔草施肥。秋季结合松土施肥,肥料以人畜粪为主。每次每亩施用1000-1500千克。
一年以后的幼苗即可定植。一般在10月或春季末萌芽前,幼苗高10-12厘米时带土定植。起苗时按大小分级分别栽植。按行距50厘米、株距24厘米开穴。先栽2行天门冬,预留间作行距50厘米,再栽2行天门冬。定植时将块根向四面摆匀,并盖细土压紧。在预留的行间,每年都可间作玉米或蚕豆。
天冬,又名天门冬,明冬,为百合科常绿藤本植物,药用地下块根。本品为多数块根,成簇,肉质,黄白色,长纺锤形,具有养阴润燥、降火、清肺生津的,常用于肺燥干咳、顿咳痰黏、咽干口渴、肠燥等症,是配方常用中药材。近些年天冬还广泛用于药膳,作为使用,其用量逐年增加,生产栽培前景广阔,也是农户创收种植中药材的好品种。
种植的环境条件
天冬的生长习性喜生于向阳的坡地,气候比较温暖、潮湿,故在选择地块时应选较湿润、排水良好的地栽培。土壤选择上应以砂质壤土或腐植熟质壤土生长,黏性土壤不适宜种植。
整地施底肥
选择好地块,应深翻土地40cm,施入发酵圈肥4000kg,反复耙细整平,开120cm宽的厢,待用。
分株方法
天冬分株、栽培是在采挖天冬同时进行。其分株方法为:在4月上旬,植株未萌芽前,将根挖出,剪下较大的块根,加工成药材商品,然后分成3~5簇不等,每簇应有壮芽1~2个,但每株至少带未损伤的2~3个小块根作为种苗,待栽培。
种植天冬有哪些优势?
1、天门冬具有较强的抗自然灾害能力。
天门冬**资源丰富,主要分布于河北、山西、陕西、甘肃等省的南部至华东、中南、西南各省区,生于海拔1750米以下的山坡、路旁、疏林下、山谷或荒地上。天门冬喜温暖、湿润的环境,耐严寒与干旱,适宜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湿润、排水良好、酸碱度(PH值)近中性的沙壤土。
天门冬主要以块根入药,受冰雹、霜冻等影响较小,它的肉质根系是深埋土里的,只要根据土壤湿度情况合理控制浇水量,避免积水烂根即可。人工管理成本相比其它中药材种植低得多。
天门冬原生长于山野林缘阴湿地、丘陵地灌木丛中或山坡草丛,目前人工种植的也较多,可充分利用空闲地,山林地等进行种植,是适合宜种地区的致富项目。
天门冬可用种子繁殖也可用分株繁殖的方式进行种植,种子种植的一般三年收获,分株繁殖的可两年收获,目前生产上多用分株繁殖,可购苗进行种植。
天门冬用种子播种种植的多用春播,于每年的3月下旬,选粒大而充实的种子,在苗床上进行育苗,每亩用种子10~12公斤。做法为,选肥沃疏松的沙壤土地块,整好苗畦,按25CM左右的行距开沟6CM深,按沟浇水,水渗下去后,然后按株距5CM左右进行点种覆土。上面覆盖地膜或稻草进行保温保湿。苗子出来后,即可撤去。也有的在9~10月进行秋播的,方法如春播,天气热时苗床要进行适当遮荫。
苗期要加强肥水管理,以追施**肥为主,保持苗床土壤湿润。在苗长至10CM以上时即可带土定植。采用分株繁殖的,选取根头大、芽头粗壮的健壮母株进行分株。每株至少可分成3簇,每簇有芽2-5个,带有3个以上的小块根。分株时切口要小,及时用石灰和新高脂膜涂抹,摊晾1天后即可种植。天门冬喜温,喜阴,宜在冬暖夏凉,年平均气温18-20℃的地区生长。它怕强光,幼苗在强光照条件下.生长不良,常常选择在稀疏的混交林或阔叶林下种植。
天门冬种植前,要施足底肥,以**肥为主,亩施2000~4000公斤充分腐熟的土杂肥和三元复合肥50公斤,按行株距50CM*25Cm进行开穴种植。先将种植穴种透水,再种上天门冬,水渗下去后覆上土。
种植后要保持土壤湿润,遇旱可进行淋水,促进发芽长苗。等植株长到40CM以上时要及时扦插竹竿或木杆,让苗攀援向上生长。4~5月要及时进行中耕松土除草。
生长期要加强肥水管理,天门冬耐肥,要施足基肥,后可多次追肥。次追肥在种植后一个半月左右进行,一般每亩可在畦边或行间开沟施人畜粪水1000公斤。以后每长出一批新苗施催芽肥、促根肥、提苗肥,再追肥时期在初长芽尖时、苗出土而未长叶时、叶长出以后三个时期。以**肥为主,复合肥为辅。生长期间要保持土壤湿润,防止干旱,一次浇水也不要太大,应少浇勤浇,防止积水。
在天门冬生长过程中,要及时进行行间的枝叶梳理,增加透光度,夏季光照强时,要适当进行遮荫。
天门冬—般种植3年才挖块收获,亩产可达到2~3万斤。秋冬时,选择晴天,割除茎蔓,小心地把块根取出。现在有许多直接收购鲜块根的,如果鲜块根一时卖不完,完全可以加工成干品,经过清洗、水煮、剥皮、加工,晒干或烘干等程序,等到价格好的时候再出售。
近年出口量增加
天冬是广西传统的出口的中药材,主要出口港澳地区及业界各国华人聚集区。每年出口量在40~50吨,但是进入21世纪以来,天冬出口东盟各国的量也逐年增加,据出口企业业务人员反映,每年出口东盟的天冬就正从10%~15%往上递增,单是2008年出口量就达45吨,再加上出口其他国家,总量达100吨,出口量的增加,在入市货源不足情况下,加速了天冬走势和价格上扬。
鉴于上述几方面因素,促进了广西市天冬销势转畅趋热,价格大幅度上扬。业内人士分析:天冬由于**资源减少,上市量减少,而生产发展缓慢,上市量不足,而需求量在增加,供求间缺口不断拉大,预测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天冬销势仍继续升温,价格仍有上升的可能。
昊鑫苗木种植基地是一家从事苗,佛手苗,黄精苗,半夏苗等材种苗繁育、种植、批发、收购、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综合型农业合作社。 营山县昊鑫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是本区域内**正规、手续齐全的材种苗--佛手苗(川佛手结果苗)繁育基地,并在四川、重庆、贵州区域合作建有品种规模的川佛手材种植基地。 昊鑫苗木种植基地位于凉风乡青龙村营星公路旁,距营山县城十公里处,交通十分便捷。昊鑫材——佛手种植**基地于2010年11月,由中山大学毕业生晏艳返乡筹划创办。按照“高产、、、生态、绿色、安全”的要求,以转变当地传统农业发展方式,构建现代农业体系,着力调整当地农业种植结构,努力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大力发展名贵材种植业,为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充分发挥好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实行“统一规划栽植,统一技术培训,统一供苗,统一物资供应,统一产品营销”的“五统一”。齐心协力,合作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