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广西各天冬主产地,产新仍在持续,但产大于销形势基本明朗。现将2020年天冬产析报告分享如下:
以家种为主,**为补充
据调研,天冬为百合科植物天门冬的干燥块根,商品流通中有大小之分。其中大天冬多来自**,小天冬来自家种,而近几年广西产地的改良天冬个头明显,可以当作大天冬销售。**天冬资源枯竭加速,当前仅在重庆武陵山区、云南永胜和湖南中方和四川南充一带有小量产出,老挝、缅甸也有进口。
据调研,目前种植天冬的成本如下:一亩地一般可以种植1800~2000株天冬苗,按2015年种苗价1.8元/株计算,每亩种苗花费3500~4000元;2~3年的水田占用费在1500~2000元;每年锄草、人工、化肥、采挖约1500~2000元,预计投资成本每亩5000元上下。按正常产量,目前每公斤种植的成本价不**过15元。因此,按目前80元的行情,种植户每亩收入,除去各项生产成本仍可盈利3万元以上。相对于其他农作物来说,这个利润空间明显较好。
天冬种炮制方法与标准是什么?
1、古代炮制方法:汉代有去心(《伤寒》)用。南北朝刘宋时代有酒蒸(《雷公》)法。唐代有捣汁(《千金》)、蜜煮(《食疗》)法。宋代有蒸制(《证类》)、焙制(《局方》)法。元代增加了炒制(《丹溪》)法。明、清时代又增加了慢火炙、煮制(《普济方》)、酒浸(《》)、姜汁浸(《仁术》)、盐炒(《保元》)、蜜糖共制(《新编》)、熬膏(《求真》)等炮制方法。
2、现代炮制方法: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泛油色黑者,快速洗净,晒至半干,切薄片,干燥。
3、质量标准、天冬水分不得过16.0%,总灰分不得过5.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1.0%,乙醇浸出物不得少于80.0%。
栽培方法
将分株的天冬苗,按大小分类,分别栽种。把整好厢的地,按行距30cm,株距30cm开窝,深14cm。每窝栽一株,先栽两行天冬;预留间作行距45cm后,再栽两行天冬。栽时要把块根向四面摆匀,并盖细土压紧,再盖细土约1.5cm厚即可。
中耕除草,追肥
天冬栽后每年要插支柱,并中耕除草、追肥3次。次在4月底进行,*二次在6月底至7月初,*三次在9月底至10月初,中耕除草要浅锄,以免伤根。在追肥前两次施用人畜粪水,再加入过磷酸钙15kg混合施入。*三次施拌有人畜粪水的火灰圈肥3000kg,用四齿划土,使粪和土混合。
病虫害防治
天冬的病虫害较少,一般发生根腐病、蚜虫危害。其防治方法:1.根腐病注意排水,防止土壤过于潮湿,加强轮作换地外,可用50%胶悬剂300倍液或20%酮乳油1000倍液喷雾,也可用40%天病威500倍液或1:2:300波尔多液灌根或喷施。2.蚜虫用10%大功臣1000~1500倍液喷杀。另外,对危害病茎割除,并追施人畜粪水一次,促使生长嫩茎藤。
套种作物
天冬的收获期比其他作物稍长,为了经济利用土地,可在栽天冬的预留行间种玉米或胡豆,这样可达到粮药双丰收的目的。外,要经常注意浇水和松土,以利植物生长。
收获加工
收获天冬时,先割去蔓藤,挖起全株,剪下较大块根,洗去泥沙,放入开水里煮约15分钟(见易剥皮时即好)捞出,剥去外皮,用火炕至八成干时,放入温开水中,加入少许浸洗,把初炕时所沾的灰尘和透出的油质洗去。捞起,晾干水气,再炕至全干,剪去两头尾蒂即成药材商品。但在干燥时,火力不要过大,不然表面就会发泡,甚至局部变成焦,影响产品质量。
天冬用纸箱内垫防潮纸包装贮运,放干燥处,防受潮发霉、鼠耗及虫蛀。
天门冬具有较强的抗市场风险能力。
每年每个中药材专业市场的统货价格水平都不一样,整体趋势都受当年市场天冬供求关系的影响,虽然整体价格在不同区域可能会略有不同,但总体价格相差并不太大(见下表)。
值得一提的是,天门冬以块根入药。虽然定植两年后可以采收,但3~5年后产量较高,种植户如对当年价格行情不满意,可以留种延后采收或者采收后进行烘干储藏,直到以自己满意的价格出手。
产区一般栽植2-4年收获。年数越低,根嫩折干率越低,产量也低。据试验,栽4年比栽3年的根产量要增加1倍以上,因而以栽4年收获为宜。
一、天冬是什么?
天冬又叫天门冬,为中国药典收录的草药,史载《药品化义》天门冬为天冬。目前,国内种植的天门冬品种近30个,在贵州种植的主要是短梗天门冬和西南天门冬2个品种。
天冬性寒,味甘,微苦。具有养阴,润肺滋肾的。具有、杀灭蚊蝇幼虫、抗、镇咳去痰等作用。
天冬分布于中国的华东、中南、河北、河南、陕西、山西、甘肃、四川、闽台、贵州等省区。多生长于山野林缘阴湿地、丘陵地灌木丛中或山坡草丛。在不同地区称呼略有不同,有称天冬为满冬、天门冬、天棘根、老虎尾巴根、十二根、三百棒……等等。
天冬在多地均有**资源,不同产地的天冬产品药性略有不同,常见的商品有川天冬(产于云南、贵州而集散于重庆、宜宾)、湖天冬(产于湖南.湖北)、温天冬(产于浙江温州,平阳),不同产地的商品市场价格均有所不同,种苗价格从几毛钱到几块钱不等。
1、生产发展缓慢
天冬的种植就在上世纪七十年**变家种已获得成功。但是,因当时**天冬资源尚多,入市量尚能保证,药用需求,因此,生产规模不大。直至本世纪初,在广西玉林市福绵区才有农户进行小规模种植。但因天冬生产周期种较长,种子育苗需种植4年才能收获,而用根芽种植也要三年方可收获其块根加工入药,再加上天冬加工时要剥干净两层皮(内、外皮层),费工又费时,而产地经济作物收入也不低,且较天冬省工省时,尽管这几年天冬在市场上销势看好价扬,但生产发展仍较缓慢,每年人工栽培产品远不能填补**天冬上市所减少的量,且供求间缺口在逐年加大的趋势,从而使天冬在广西市场的销势不断升温,价格也随之大幅度上扬。
昊鑫苗木种植基地是一家从事苗,佛手苗,黄精苗,半夏苗等材种苗繁育、种植、批发、收购、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综合型农业合作社。 营山县昊鑫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是本区域内**正规、手续齐全的材种苗--佛手苗(川佛手结果苗)繁育基地,并在四川、重庆、贵州区域合作建有品种规模的川佛手材种植基地。 昊鑫苗木种植基地位于凉风乡青龙村营星公路旁,距营山县城十公里处,交通十分便捷。昊鑫材——佛手种植**基地于2010年11月,由中山大学毕业生晏艳返乡筹划创办。按照“高产、、、生态、绿色、安全”的要求,以转变当地传统农业发展方式,构建现代农业体系,着力调整当地农业种植结构,努力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大力发展名贵材种植业,为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充分发挥好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实行“统一规划栽植,统一技术培训,统一供苗,统一物资供应,统一产品营销”的“五统一”。齐心协力,合作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