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机配件厂家中速磨煤机原理
采煤机配件厂家中速磨煤机中速磨煤机有两组相对运动的碾磨部件,碾磨部件在弹簧力、液压力或其它外力作用下,将其间的原煤挤压和碾磨,终破碎成煤粉;通过碾磨部件旋转,把破碎的煤粉甩到风环室,流经风环室的热空气流将这些煤粉带到中速磨煤机上部的煤粉分离器,过粗的煤粉被分离下来重新再磨。
在这个过程中,热风还伴随着对煤粉的干燥;在磨煤过程中,同时被甩到风环室的还有原煤中夹带的少量石块和铁器等杂物,它们后落入杂物箱,被定期排出。经过上述加工过程,中速磨煤机可以为高炉炼铁系统提供非常适合使用的辅助材料煤粉。优质中速磨煤机具有金属耗量少,金属磨耗低,维护费用低,磨煤电耗小,工作噪音低,结构合理,坚固耐用,价格低廉,维修方便等特点。
采煤机配件厂家中速磨煤机是指工作转速为50~300r/min的磨煤机,属于高炉炼铁辅料备料加工专业设备,中速磨煤机可中速磨煤机以为高炉炼铁系统提供合适的辅助材料-煤粉。传统按转速分为中速、低速、高速磨煤机。中速磨煤机适用于磨制烟煤和贫煤等中等硬度的物料的粉末化磨粉作业,可广泛应用于电力、冶金、建材、化工等行业的制粉系统,特别是需要大量地使用烟煤的高炉喷煤制粉系统中。
一体式全封闭高强度侧围加强板冲压工艺研究
导读:本文主要介绍了某车型不拼焊一体式全封闭侧围加强板,阐述了其在工艺、成本、生产稳定性、余废料利用等方面的优越性,既提升了整车材料利用率,又推动了一体式全封闭高强板侧围加强板的应用。
全封闭侧围加强板具有提升白车身材料利用率,车身安全强度高,尺寸稳定性高,匹配关系简单,生产效率高,车身轻的优点。经过几个车型的应用,虽然全封闭侧围加强板优点众多,但是其拼焊成本高、生产稳定性差的问题一直是困扰行业的难题。本文介绍的一体式全封闭侧围加强板,就很好的克服了这两个问题,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
侧围加强板
传统的侧围加强板是由几个简单的高强板组合拼接而成,这种方式的侧围加强板总成尺寸稳定性较低,降低了汽车白车身的尺寸合格率。
整体封闭结构的侧围加强板(图1),相对于多个小零件点焊合成的侧围加强板总成具有整车减重、总成强度高、尺寸相对稳定、板料成本低、大幅度降低生产设备总吨位、减少工装数量和制造成本、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生产准备的匹配时间等优势。
pagenumber_ebook=40,pagenumber_book=47
图1 整体式拼焊加强板
整体式拼焊加强板在冲压成形过程中,**问题有两个:⑴激光拼焊焊缝端头引起的开裂问题,导致尺寸稳定性较差、废品率高。⑵生产中焊缝区域模具镀层磨损严重问题。而采用不拼焊的一体式封闭侧围加强板很好的了这两个问题。
产品特性
某车型侧围加强板采用不拼焊的一体式全封闭侧围加强板,如图2所示。
pagenumber_ebook=41,pagenumber_book=48
图2 一体式全封闭加强板
如图3所示,零件板材尺寸大小为1.6mm×1475mm×1830mm,重量为37.97kg,材质为TRIP600。
pagenumber_ebook=41,pagenumber_book=48
图3 零件板材示意图
工艺分析
该产品工序内容如图4所示。
pagenumber_ebook=41,pagenumber_book=48
图4 工序流程图
通过使用计算机模拟技术,识别产品开裂、起皱、回弹状态,对制件进行模拟分析,分析图如图5所示。
pagenumber_ebook=42,pagenumber_book=49
图5 CAE模拟分析效果图
余废料利用
一体式全封闭加强板在落料过程中,门洞废料尺寸较大,二次利用**高,如表1所示。
表1 废料参数
pagenumber_ebook=42,pagenumber_book=49
如图6所示,根据门洞废料的大小和形状,确定落料时门洞废料的收集方式,通过与相同的材料、以及类似材料的制件进行对比,将侧围加强板、侧围内板综合评价,确定了门洞废料的利用方案:门洞废料收集用于侧围内板T02。此方案得到产品试验认可,单车降成本56.8元。
pagenumber_ebook=42,pagenumber_book=49
图6 废料利用
板料性能测试机分析
前期通过模拟分析,一体式全封闭侧围加强板,需采购材质为TRIP600、厚度为1.6mm、卷宽为1570mm的卷料,属于**宽类钢板。经过与国内外钢材生产厂家技术沟通后,目前正在试验阶段,在此项目调试阶段可以满足需求,如表2所示。
表2 模拟数据表及拉伸试验报告
pagenumber_ebook=43,pagenumber_book=50
pagenumber_ebook=43,pagenumber_book=50
成本分析
在产品设计初期,关于侧围加强板产品设计,采用何种方式,我们也进行了充分论证,关键点是设计为整体式还是拼焊式,为此我们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论证,主要涉及下面三个方案:⑴不等厚激光拼焊全封闭结构。⑵等厚激光拼焊全封闭结构。⑶一体式全封闭结构。
三种方案在材料利用率、钢加成本、拼焊成本、开卷落料成本、制件调试难度、预计冲压废品、模具国产化难易程度、尺寸精度控制、投资成本等方面进行对比,如表3所示。
表3 侧围加强板不同拼焊方式对比估算表
pagenumber_ebook=44,pagenumber_book=51
通过综合对比,一体式全封闭侧围加强板投资成本**其他方案。
实施效果
该侧围加强板量产以来,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或**出项目目标。
⑴板料成本:单车板料成本165元,较以往车型降低33%。
⑵生产效率:预计生产效率5次/分,实际单批次生产效率达到5.63次/分,较预期提升近12.6%。
⑶生产废品率:预计废品率控制在0.3%以下,实际废品率在0.054%。
⑷余废料利用:达成预计效果,单车降成本56.8元。
总结
整体高强度封闭结构拼焊板冲压生产,存在成形激光拼焊焊缝端头引起的开裂问题,导致尺寸稳定性较差、废品率高,这些问题在已经量产的车型中不同程度地制约了整体结构侧围加强板优势的展现。不拼焊的一体式全封闭侧围加强板可以完避免这个问题,同时生产成本大幅降低。
结束语
⑴本项目通过对某车型侧围加强板的工艺结构进行优化,消除以往车型生产稳定性差的问题,同时通过余废料利用,提升了整车材料利用率,保证了侧围加强板的工艺**性,大大的推动了一体式全封闭加强板的应用,为**宽TR类高强钢的应用提供了数据支撑。
⑵从长远来看,提高白车身尺寸精度、提高高强板应用率是个永恒不变的话题,产品质量决定了产品的竞争力。
⑶从内部来看,能够快速提高工艺人员生准的水平,提高工艺人员对零件、材料的掌握能力,提高工艺人员对产品质量的控制能力;从横向来看,行业内均能够进行推广,提高企业整体实力。
基于数值模拟的多楔带轮成形工艺研究
带轮作为一种重要的传动零件, 广泛应用于汽车、农机、水泵以及机床等机械设备传动中。带轮传统加工方法是采用铸、锻毛坯经切削加工而成,特点是浪费材料、生产效率低,产品具有精度低、笨重、转动惯量大等缺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锻压及旋压技术以其节能节材、生产效率高、产品性能好、合格率高等优点,逐步推广应用到带轮的实际生产中。
带有凸台的多楔带轮的成形采取锻压与旋压相结合的成形工艺,而关于影响复杂结构多楔带轮成形质量的工艺参数,并没有明确的研究结果可以参考,故零件生产多结合有限元模拟和试验分析得到较为合适的参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步的优化。根据材料的拉伸系数计算拉伸道次,结合冲压与锻造技术并采用有限元模拟软件DEFORM-3D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成形过程中的应力、应变分布,为锻压成形多楔带轮的实际生产提供参考。
零件结构分析
带有凸台的多楔带轮结构如图1、图2所示,在旋压成形多楔齿之前需经过锻压成形内筒及凸台,其中凸台的成形难度较大。多楔带轮材料为DD13钢,基本力学性能如下:屈服强度为325MPa,密度为7.851g/cm3,弹性模量为205GPa,泊松比为0.29。
pagenumber_ebook=32,pagenumber_book=39
图1 多楔带轮结构图
pagenumber_ebook=32,pagenumber_book=39
图2 多楔带轮三维示意图
锻压成形工艺分析
根据体积不变原理,利用Pro/Engineer对多楔带轮体积进行计算,同时考虑预留加工余量,确定选用厚度为3mm,直径为206mm的板坯进行制坯。根据零件结构特点制定其锻压成形工艺路线:多道次拉深成形内筒→冷锻内筒→成形凸台→成形外圆弧。
内筒的多道次拉深成形工艺参数可查询冲压手册,为尽可能降低板坯减薄程度,设计三道次拉深成形内筒。通过查阅带凸缘拉深系数表并且结合生产实际,设计次拉深系数m1=0.52。由拉深系数计算公式:
pagenumber_ebook=33,pagenumber_book=40
其中,m为拉深系数,d为筒壁直径(mm),D为毛坯直径(mm)。计算得拉深直径为d1=107mm。后两道次拉深系数通过查询冲压手册并结合实际取m2=0.75,m3=0.77。故拉深直径分别为d2=80mm,d3=61.3mm。凹模圆角半径的计算公式如公式2所示:
pagenumber_ebook=33,pagenumber_book=40
其中,t 为坯料厚度(mm),D 为毛坯直径(mm),d为次拉深后筒壁直径(mm)。计算出*1次拉深中凹模圆角半径r1为14mm。由此可确定出后续拉深的凹模圆角半径为:r2=10mm,r3=7mm。由于内筒的成形属于变薄拉深,在经过三道次的拉深成形之后需经过冷镦工步对内筒筒壁增厚,故**道次的拉深高度需大于零件内筒的图纸尺寸,结合实际生产经验**道次拉深高度为h=24mm。
有限元模型建立
利用Pro/Engineer建立工件和各道次模具的三维模型,基于Deform-3D软件对多道次成形过程进行模拟分析,模拟采用“SI”公制单位,实际生产中材料为DD13,模拟选择材料库中与之相近的AISI-1008,坯料设置为塑性体,模具为刚性体,网格数量划分为150000个,并运用局部网格细化技术对坯料中间部分进行网格细化分。根据生产实际将摩擦因数设置为0.12,冲压速度为10mm/s,温度为20℃。图3所示为道次模具结构。
模拟结果分析
pagenumber_ebook=33,pagenumber_book=40
图3 *1道次拉深成形模具图
pagenumber_ebook=33,pagenumber_book=40
图4 至*三道次等效应变分布图
道次至*三道次有限元模拟的等效应变分布如图4所示。由图4(a)可见应变值较大处出现在内筒上下圆角处,即内筒上下圆角处变形程度较大。由于*二道次和*三道次的拉深高度不再变化,只在筒径上发生变化,故内筒的上侧圆角处应力较为集中,如图4(b)和图4(c)所示。*三道次筒径缩小到61.3mm,已近似于零件内筒直径61mm,此时内筒圆角及筒壁处壁厚发生了减薄。有限元模拟过程中未出现刮料、折叠缺陷,成形质量较好。
*四道次冷镦成形内筒。由于**道次的拉深使内筒筒壁及圆角处有所减薄,所以冷镦内筒的目的是增厚内筒筒壁及内筒上侧圆角以保证后续零件的成形质量。冷镦工艺是一种精密塑性成形技术,具有制品的机械性能好、生产率高和材料利用率高,特别适合于大批量生产等优点。由图5等效应变分布图可知,坯料内筒上圆角处应变值较大,因上圆角处圆角半径较大,在上模下压时坯料上圆角处与下模发生刮蹭,故出现应力集中的现象。从成形结果上看内筒筒壁及上侧圆角处金属充填饱满,满足后续加工要求。锻压成形过程中载荷出现在该道次,*四道次载荷图如图6所示,载荷为184吨。
pagenumber_ebook=34,pagenumber_book=41
图5 *四道次等效应变分布图
pagenumber_ebook=34,pagenumber_book=41
图6 *四道次载荷图
*五道次冲压预成形凸台以及轮辐与内筒相接的圆角,*六道次通过局部加载凸台处的上模具将凸台锻造至零件要求壁厚。通过锻造工艺使凸台处近净成形,减少机加工量;同时使金属材料向四周圆角处流动充填,提高产品表面光洁度和产品精度;并且可以改变金属组织,提高金属性能。*五道次至*六道次等效应变分布图如图7所示。成形过程中没有出现刮料、折叠等缺陷,但是从图7(b)可见凸台圆角处未充填饱满,这是由于凸台高度较高,冲压过程中减薄较严重引起的。
pagenumber_ebook=34,pagenumber_book=41
图7 *五道次至*六道次等效应变分布图
工艺优化
为解决成形方案中凸台圆角处充填不饱满的问题,考虑在成形凸台之前增加一道次,在内筒与轮辐之间作圆弧过渡,使坯料在凸台处聚料,后两道次按照成形方案的模具进行模拟。增加在凸台处聚料的道次及成形凸台后一道次的应变分布图如图8、图9所示。从成形结果看,凸台圆角处充填饱满,并且没有缺陷产生,成形效果较好,故该成形方案可以有效地解决凸台处减薄严重的问题。对比各道次等效应变值可以发现,随着道次的增加,材料内累积的应变值越来越大。
pagenumber_ebook=35,pagenumber_book=42
图8 增加道次的等效应变图
pagenumber_ebook=35,pagenumber_book=42
图9 凸台成形等效应变图
后一道次冲压成形外圆弧,该道次是为后续旋压成形轮缘及多楔齿做准备,等效应变图如图10所示。可见内筒上圆角和凸台处的应变值较大。终成形结果图如图11所示,成形效果良好。经过测量各处壁厚均达到后续加工要求。
试验验证
根据模拟分析结果,利用YQK-200型液压机进行试验,得到了合格的样件,多楔带轮锻压试件如图12所示。可以看出凸台部分成形质量较好,试件表面光洁度较高,未出现刮料、叠料等现象,经测量试件各关键部位处壁厚均达到后续加工要求。通过试验验证了该锻压工艺的正确性,可为实际生产提供指导。
结论
pagenumber_ebook=35,pagenumber_book=42
图10 终成形等效应变分布图
pagenumber_ebook=35,pagenumber_book=42
图11 终模拟结果图
pagenumber_ebook=35,pagenumber_book=42
图12 多楔带轮锻压试件
通过对双凸台多楔带轮锻压工艺方案进行深入分析,将冲压工艺和锻造工艺相结合,采用有限元软件Deform-3D对其成形工艺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其成形过程中的应力应变分布,并进行了工艺试验验证,结论如下。
⑴双凸台多楔带轮结构较复杂,为控制内筒的减薄程度,内筒需采用多道次拉深成形,结合材料的拉深系数计算拉深道次,并计算各道次拉深的工艺参数。成形过程中应变主要集中在内筒上下圆角处,有轻微的减薄,后续通过冷镦工艺对筒壁及圆角处进行了有效增厚。
⑵凸台的成形需结合冲压技术和锻造技术,控制金属流动方向和速度,保证其成形质量。并通过工艺优化解决了凸台处壁厚减薄严重的问题。
⑶结合有限元模拟结果,通过试验验证了工艺的可行性,得到了符合要求的锻压件。
耙斗机使用时需知道的常识以及注意事项
耙斗机司机操作前要**行培训,掌握设备的基本性能和操作要领,未经培训者不得操作耙岩机。开车前要先发出信号,待人员全部撤至安全地点后才能操作耙岩机。起动设备,拉紧主绳滚筒的操作手柄,耙斗开始耙矸,待矸石到达卸载口后立即拉紧尾绳的操作手柄,使耙斗返回耙矸地点,重新耙岩。
矿业装备行业的发展空间是广阔的,但是任何设备技术的发展历程都是连续、循事渐进的,有了雄厚基础,才有高层发展。千里征途,始于足下。要全面审视国内外矿业装备和矿业生产建设发展的态势,选好近期产品开发项目,坚持科学发展观,逐步做大做强,低风险地稳步前进,获取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耙斗机主机部分采用行星轮传动,该系列耙斗装岩机具有装岩效率高,结构简单,可靠性好,操作方便,适用范围广等特点。耙斗装岩机不仅用于平巷,而且可以在30度以下斜巷使用,是提高掘进速度,实现巷道掘进机械化的一种主要机械设备。耙斗装岩机带有气动推车缸,矿车装满后,可用风动推车缸将重车推出,以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缩短调车时间,提高掘进速度。
河南亚兴精锻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2003年,公司位于国家文化名城—郑州市文化路航天商务大厦,生产厂区位于黄河之滨、中原福地的平原新区,占地37.5亩,规划生产车间面积12000平方米。亚兴公司是研发制造、生产销售各种型号矿用刮板运输机配件及各行业所需的精锻件的主要骨干企业和供货商。公司建有现代化生产基地,拥有高、中级技术人员20多名和模具制造、锻造、机加工、热处理、装配等标准化生产单元;拥有**业中的电动螺旋2500吨、1600吨、1000吨压力机和1250kw、750kw、500kw中频感应透热炉三条生产线,台式电阻炉热处理生产线三条,加工中心、数控机床10余台及光电线切割机、数控锯床、钻床、拉床、预处理喷丸机、产品检测仪等设备,年生产能力**万吨。主营产品:各类刮板、E型螺栓、哑铃销、驱动链轮、横梁、齿轮、链条等几十种矿用机械配件、上百种型号,同时还生产加工综合机械锻造配件等。全部产品严格按照国家和行业标准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并荣获郑州市“重质量守信用良好单位”称号等,2004年通过国家矿用产品安全标志检验证书,2009年通过了ISO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2011年国家工商总局颁发了“YX亚兴”注册商标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