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在Ⅰ级手术室手术区地面以上1.2m截面、按《标准》要求布置测点,其风速不均匀度应小于等于0.24,应按下式计算:式中:?D每个测点的速度(m/s);?D各测点平均速度(m/s);k?D测点数。对此新版《规范》认为:手术室送风装置应和现行国家标准(批准发布:国家标准化主管机构)《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591要求的风管一样宜工业化生产,应该**选用工厂化、装配化的送风装置产品,既可保证产品性能,又能提高安装进度和质量,避免现场制作、钻孔、焊接等带来脏乱与尘埃污染。新版《规范》再次强调集中送风装置送风洁净气流的满布比,并将满布比从原《规范》要求大于0.85提高到大于0.9。因为送风洁净气流满布比是影响送风气流速度不均匀(jūn yún)度的重要因素,可以提高送风气流动态排污性能。新版《规范》从大量的工程调研与现场检测得出:将Ⅰ级手术室手术区在地面以上1.2m截面的风速不均匀度从原《规范》小于等于0.25提高到小于0.24是可行的。ICU病房ICU即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又称加强监护病房综合**室,**、护理、康复均可同步进行,为重症或昏迷患者提供隔离场所和设备,提供护理、综合**、医养结合,术后早期康复、关节护理运动**等服务。只要集中送风装置中心盲区小于0.25m×0.25m,送风洁净气流满布比大于0.9,采用合适的阻尼层材料,截面的风速不均匀度完**够满足小于等于0.24的要求。原《标准》对Ⅱ、Ⅲ级手术室集中送风装置要求不高,只是要求满足相应的送风面积与换气量。针对目前洁净手术室出现的送风装置不良现状,有的甚至仿制国外公司送风装置,尽管送风面积与换气量符合《规范》要求,但无法形成主流区,仍造成手术环境控制不佳。为此新版《规范》特别要求“在Ⅱ、Ⅲ级手术室集中送风装置送风面以下0.1m的截面上的送风速度应能均匀分布,宜在0.1m/s~0.4m/s之间,不得出现无速度的盲区(blind spot)”。虽然要求不高,对风速不均匀度也没提出要求,但这将促使工程公司自产、现场制作的送风装置必须改进,否则将不能通过验收。相对于原《标准》,新版《规范》出于节能考虑减少了手术室换气量、降低了送风装置送风风速。这些节能措施(指针对问题的解决办法)当然基于手术环境控制的有效性,但同时不得不考虑风速降低,送风气流的空气动力减弱,热(冷)动力相应增强,当送风温度**室温,送风热气流可能(maybe)有问题。洁净手术室在冬季工况送热风就难以送下来,尤其是冬季台手术时,这种现象可能较明显。
层流手术室采用空气净化层流装置,将空气中的尘埃粒子和特殊结构:荚膜、鞭毛、菌(fungus)毛高效过滤、消毒。层流手术室每立方米沉降菌少于2个,空气洁净度可以达到99.98%,室内恒温、恒湿、恒压,每小时换气600次,可以杜绝因手术环境导致的手术感染,提高手术质量。 手术室空气净化系统在手术室墙面四角、净化机组、天花板、走廊、新风机(Draught Fan)、排风机都设有不同级别的过滤器(作用:过滤杂质等),并对其进行定期清洁、维修和更换,严格保证室内空气的无菌(意思:没有活菌);另外,层流手术室的卫生管理工作除了日常清洁工作和过去一样,不能有丝毫放松,还对室内的清洁工作有特殊的要求,室内墙角全部为弧形(解释:是一种优雅的线条)结构设计,找不到任何一个90°的墙角,使无处藏身,避免了清除不尽的死角,并且室内无须使用物理或化学方法进行消毒,这样既节省(spare)劳动又防止外来污染的进入。
洁净手术室集中送风装置重要性众所周知,手术室内集中送风装置的性能决定了手术区域环境控制(control)质量,较大地影响了手术质量与感染风险控制。手术是开放性的医疗过程,手术区域无菌无尘程度直接影响进入机体内部空气的质量,研究表明,除了悬浮菌浓度,尘埃浓度也影响术后感染率。主刀医生操作手与手术器械上的落菌、落尘几率,也会加大感染的风险。特别对于那些器官移植、关节置换、整形手术等高风险深部手术尤为重要。Ⅰ级洁净手术室送风装置性能较要引起重视,因为这类手术风险太高,术后感染会危及生命。
《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2002(以下简称原《规范》)实施以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无论院方、设计方还是施工方对手术室集中送风装置不是特别重视。一旦集中送风装置不合格、末端空气过滤器或安装边框发生漏泄,手术区内污染控制的效果就无法保证。目前洁净手术室集中送风装置大多是工程公司自产、现场制作的,质量难以保证。有些工程公司送风装置的结构不符合净化送风口的基本要求,在过滤器安装框架上直接打螺栓孔(图1),易发生泄漏;有的仅靠胶密封,在空气过滤器边框上涂上厚厚的密封胶,因堵漏不理想一再涂胶,不仅影响拆换,也产生污染;有的送风装置中间无影灯罩过大(图2),影响了送风气流均匀(jūn yún)性;有的送风装置甚至采用油槽密封,结果因油融化而滴落在手术床头。据国家建工质检中心在2006、2008、2009年三年对部分**医院手术室抽检发现,泄漏的约占40%。洁净手术室送风装置新要求针对洁净手术室送风装置重要性与现状,新版《规范》对其性能提出如下要求:1.应**选用工厂化、装配化、安装简便的成品,避免现场加工;2.无影灯立柱和底罩占用送风面的,送风盲区不宜大于0.25m×0.25m;3.送风装置应方便更换或能在手术室外更换其中的末级过滤器(作用:过滤杂质等);可采用有阻漏功能的成品装置,过滤器箱应设在附近的设备层内;4.检漏应按《标准》的规定执行;5.集中送风装置送风洁净气流满布比应大于
科学的管理干预,可以强化手术室护士在层流手术间整体布局的规划意识。在术前用物准备及室内物品布局规划方面都有**前意识,减少了手术中用物的重复(repeat)调整,确保手术全程在层流中心区域内进行,大幅度提高了手术医生及麻醉(anesthesia)医生的满意度,终确保手术的安全性(security)。因此,管理干预的科学性,术前的充分准备及手术间的合理布局是确保手术医生在无菌、宽敞的环境下进行手术的必要条件,也是减少术中污染,确保手术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1],本院应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将布局缺陷的手术室进行统一调整管理,对手术室的人员、物品进行统一管理,为手术医生创造宽敞、便捷的手术操作空间,并对洁净手术室及消毒中心采取一体化管理、设计、建设,**良好的成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院新人术部自7月~10月,正式使用1年余,情况良好。现将概况介绍如下:手术室位于三楼,和病理科、血库、ICU等相邻,便于联系工作。洁净手术室送风形式为垂直层流;层流级别:三个百级净化手术间分别有单独的层流系统,目前多用于神经外科和关节置换手术,将来随着业务的发展,还可用于器官移植及体外循环(continue)手术,其余手术间为万级净化,内走廊为十万级净化。为达到手术间相对密闭的要求,手术间不设窗户,侧门与外走廊相通,平时不开放,在手术结束时运送污染器械、废弃敷料、脏物。1.2 手术室特点手术间空气流向由中心扩至四周,手术区与周边区有分离。手术间级别与手术区的关系:Ⅰ级手术室的手术区是指手术台两侧边至少各外推0.85 m、两端至少各外推0.36 m后(包括手术台)的区域;Ⅱ级手术室的手术区是指手术台两侧边至少各外推0.58 m、两端至少各外推0.37 m后(包括手术台)的区域;Ⅲ级手术室的手术区是指手术台两恻边至少各外推0.38 m、两端至少各外推0.35 m后(包括手术台)的区域;Ⅳ级手术室手术区与周边区无分离。1.3 室内布局的缺陷造成问题的缘由1.3.1 基础设施
层流手术间面积相对较小,空间不足,室内物品堆置过多,非合理的布局设施,都对手术操作进行影响。1.3.2 麻醉(anesthesia)实施区与手术区分隔不清在进行头、面、颈部等手术时,常发生这样的情况。手术医生与麻醉医生工作区域分配不当,产生相互干扰,并在影响操作的同时,大大增加了感染的风险。
..照创美净化工程有限公司主要经营空气净化设备,术室洁净净化工程,中低高校洁净室设备,实验室净化设备于一体的研发与安装销售。欢迎各位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