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
1.降低信息安全风险,提高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能力
开展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重要原因是为了通过等级保护工作,发现单位系统内部存在的安全隐患和不足,通过安全整改之后,提高信息系统的信息安全防护能力,降低系统被各种攻击的风险。
2.等级保护是我国关于信息安全的基本政策。
《国家信息化小组关于加强信息安全**工作的意见》([2003]27 号,以下简称“27号文件”)明确要求我国信息安全**工作实行等级保护制度。
2007年6月发布的关于印发《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的通知(公通字[2007]43号,以下简称“43号文件”)。
2016年11月7日*十二届全国会*二十四次会议通过《*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网络安全法*二十一条明确规定:国家实行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网络运营者应当按照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要求,履行下列安全保护义务,**网络免受干扰、破坏或者未经授权的访问,防止网络数据泄露或者被窃取、篡改。
3、合理地风险。
等保工作有没有开展就是衡量一个企业信息安全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不仅可以有效的解决和安全风险,同时等级保护也是是国家基本信息安全制度要求。
关于等级保护怎么办理欢迎咨询我们在线客服!
如何开展等级保护工作?
依据等保2.0,在对公有云环境下开展等级保护工作应遵循如下原则:
(1)应确保云计算平台不承载**其安全保护等级的业务应用系统。
(2)应确保云计算基础设施位于中国境内。
(3)云计算平台的运维地点应位于中国境内,如需境外对境内云计算平台实施运维操作应遵循国家相关规定。
(4)云计算平台运维过程产生的配置数据、鉴别数据、业务数据、日志信息等存储于中国境内,如需出境应遵循国家相关规定。
公有云开展等级保护一般分为两个部分:
(1)是云平台本身,在等保2.0里面明确提出:对于公有云定级流程为云平台先定级测评,再提供云服务。
(2)是云租户信息系统,比如单位门户网站系统,在迁入公有云平台后,还需要对这个门户网站独立定级备案、进行等保测评。其中,涉及云平台部分的内容可以不重复测评,测评结论直接引用即可。
不同云计算服务模式需要采取不同职责划分方式:
(1)对于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模式,云服务商的职责范围包括虚拟机监视器和硬件,云租户的职责范围包括操作系统、中间件和应用数据。
(2)对于PaaS(平台即服务)模式,云服务商的职责范围包括硬件、虚拟机监视器、操作系统和中间件。云租户的职责范围为应用和数据。
(3)对于SaaS(软件即服务)模式,云服务商的职责范围包括硬件、虚拟机监视器、操作系统、中间件和应用,云租户的职责范围包括部分应用职责及用户使用职责。
等级保护测评流程是:
1、定级备案
准备:合格的定级备案材料
2、调研梳理
准备:①全套管理制度文档(包含记录文档)②《基础环境调研表》③《漏洞扫描报告》④《渗透测试报告》。
3、初步测评
准备:整改全套:包涵高、中、底危整改记录及其他整改过程记录。
4、整改建设
准备:①《差距性分析报告》②《整改意见书》(在问题汇总清单后撰写落地解决方案)。
5、正式测评
准备:测评机构执行:根据整改结果复测达到目标分数。
北京华清信安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家**企业和中关村**企业,以”安全赋能—让客户完全**”为使命,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新一代智能安全咨询服务和解决方案,**客户安全**地畅享新一代智能网络科技。截止2019年,华清信安及其控股公司已获得软件着作权近50项,申请发明**15项,承担国家科技发展专项5项,入选省市级科技创新创业计划2项,通过国家*机构认证8项,是国家认证的安全风险评估、安全运维、应急响应服务的企业,多次被工信部CCID评为年度较佳产品、解决方案或可以选择品牌,我们的安全咨询、安全产品、专业安全服务已获得包括**、金融、企业等在内的数百家客户。华清人秉承“客户**,持续创新,追求卓越,厚德载物”的**理念,力争打造中国新一代智能安全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