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膏药
膏药是中药外用的一种,古称薄贴,用植物油或动物油加药熬成胶状物质,涂在布、纸或皮的一面,可以较长时间地贴在,主要用来治疗疮疖、消肿痛等。
膏药是中药外用的一种,古称薄贴,用植物油或动物油加药熬成胶状物质,涂在布、纸或皮的一面,可以较长时间地贴在,主要用来治疗疮疖、消肿痛等。早在久远的年代,我国医学家就有言曰:"膏药能治病,无殊汤药,用之得法,其响立应。"
膏药的禁忌
平时运动或劳动时不慎造成肌肉挫伤或关节、韧带拉伤时,不要立即用伤湿止痛膏、追风膏贴于受伤部位。因这类膏药具有散瘀的作用,伤后即贴不能达到消肿、止痛的目的。局部有破损者,不可将膏药直接贴在破损处,以免发生化脓性感染。凡是含有、乳香、红花、没药、桃仁等化瘀成分的膏药,孕妇均应禁用。如果贴膏药后局部皮肤出现、水疱,自觉瘙痒剧烈,说明对此膏药,应立即停止贴敷,进行抗治疗。
膏药正确贴法
先在红肿痛部位,用80%酒精消毒,或用生姜片擦拭;如有伤口,可用稀溶液洗净脓血后试干,再将折合的膏药摊开,放在小火上烘软,有时因病情需要,在烘软的膏药上均匀撒上一些药粉,再反复折合,摊开膏药,使药粉混入其间,以便更快、更好地发挥。
如出现患部发痒时,需在膏药外面按摩,如果不见效,可将膏药揭下,用酒精棉球涂擦发痒处,再将膏药加温贴上。如出现脓液时,可在膏药表面加些纱布,或在膏药被纸中夹剪一小孔,使孔与伤口对应贴敷,以便排脓。对已糜烂,疼痛不止,或出现水泡者,可贴拔毒膏治疗,或将膏药揭下,用酒精消毒,再涂红药水,用纱布包扎。
贴橡皮膏药,如伤湿止痛膏、止痛膏等时,应先将用酒精棉球擦净,撕去膏药上的薄膜进行贴敷。但如皮肤发生糜烂及外伤合并感染者,不宜贴用。
膏药中常含有芳香走窜的成分,因此孕妇要慎用,尤其忌在脐、腰、腹部贴用;皮肤者也不宜贴用。在贴膏药期间,应忌食生冷食物。不用的膏药可贮放在阴凉干燥处,以防夏季溶化或被虫蛀。
六、治急性阑尾炎方
〔组成〕生*15克(后下),蒲公英15克,冬瓜仁30克,桃仁12克,丹皮9克,皂角刺12克,芒硝6克(冲服)。
〔〕泻下。
〔主治〕急性阑尾炎;阑尾脓肿(药物组成中去芒硝)。
针灸疗法:阑尾穴(双侧),用泻法深刺之,运针一二十分钟,接电针机半小时,再留针1小时。每天1次,连刺3天。
外敷法:三黄散外敷。用蜂蜜适量加水调匀,敷,药干即换。
七、治慢性阑尾炎方
〔组成〕生*9克,丹皮9克,冬瓜仁30克,桃仁9克,芒硝6克。
〔〕泻下。
〔主治〕慢性阑尾炎。
〔加减法〕痛甚加蒲公英或田七末;热甚加地丁、银花、连翘;出现包块(阑尾脓肿)加皂角刺;虚人于后期酌加参或花旗参以扶正。
注:此方即牡丹皮汤,可每月服三四剂,持续3个月。
八、治慢性肝炎方
〔组成〕参或太子参15~30克,云苓15克,白术12克,*5克,川萆薢10克,珍珠草30克。
〔〕健脾化湿浊,扶土抑肝木。
〔主治〕慢性肝炎。
〔加减法〕湿重者加法夏10克、砂仁3克、苡仁15克。肝郁者加素馨花10克、郁金10克。肝阴不足而见眩晕、、梦多者加桑寄生30克、桑椹子15克、旱莲草12克、女贞子12克。肾阴虚而见腰膝酸痛、舌嫩红苔少、脉细数者加首乌30克、山萸肉12克、熟地20克、淮山药易白术、太子参易参。黄疸者加田基黄30克、溪黄草 30 克,或金钱草25克、土茵陈25克。血瘀者加丹参15克、茜草根12克、桃仁10克、虫6克。
九、治肺气肿方
〔组成〕五爪龙30克,太子参30克,白术15克,云苓15克,*5克,苏子10克,莱菔子10克,白芥子10克,鹅管石30克。
〔〕培土生金,降气除痰。
〔主治〕肺气肿,之缓解期,慢性。
〔加减法〕咳嗽甚者加百部10克、紫菀10克、橘络10克。喘甚者加麻黄6克、地龙10克。兼食滞者加木亡果核10克,布渣叶15克。
十、治支气管扩张症方
〔组成〕百合30克,百部15克,海蛤壳30克,白芨30克。
〔〕固肺敛肺,止咳止血。
〔主治〕支气管扩张症,肺结核,百日咳,久咳,咳唾痰血。
注:上海验方。
十一、治神经官能症方
〔组成〕*10克,大枣5枚,面粉一汤匙(冲熟服)。
〔〕养心,甘缓和中。
〔主治〕神经官能症,。
注:此方即甘麦大枣汤,小麦改为麦面粉效果更好。
十二、治肺结核方
〔组成〕参15克,黄芪15克,淮山药15克,知母15克,玄参15克,生龙骨 15 克,生牡蛎15克,丹参9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
〔〕补气养阴,化瘀。
〔主治〕肺结核。
中医膏药作用原理
膏药疗法更是祖国医学中一种独特的中医外治疗法,已有两千年的历史,并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疾病,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它是利用药物,施于病者体表或患部,借体表对药物的吸收和经络的通路,发挥药物化淤,生肌止痛,通经走洛,开窍透骨,散寒的功能,从而达到各种治疗作用目的的一种疗法。
膏药是祖国医药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五大药物剂型--丸,散,膏,丹,汤之一。
膏药的作用原理 :
一般膏药包括膏与药两部分,膏的部分比较简单,成分比较固定,药的部分比较复杂,往往因病,因人,因时,因地而有所不同。膏药中膏的部分主要有油丹组成,称为膏药基质,两者在临床上均具有一定的医疗作用。油滋润皮肤使丹药不干,更有杀虫保持药效持久的作用。丹可杀虫解热,坠痰祛积,拔毒去淤,长肉生肌等功能。膏药用药是根据一般中药归经原则,运用药物互相协调为用的效能,组成多味药物的复方,以发挥药物的良好效果。膏药一般用药数广而多,形成大的复方,以适用复杂的病理变化。由于膏药多用于肌表薄贴,所以一般都取气味具厚的药物,并加以引药率领群药,开结行滞直达病所。因此可透入皮肤产生,止痛,去腐,生肌,收敛,化淤,通经走络,开窍透骨,散寒等作用。
膏药的贴用部位一般分为两种,一是治疗痈疖疔疮,肿疡,溃疡等疾病时多贴在患病部位,二是治疗经络等疾病时,一般多以人体经络穴位为贴用部位。贴于体表的膏药神经末梢,通过反射,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达到消肿,的作用。同时药物在穴位处通过皮肤渗透达皮下组织,在局部产生药物浓度的相对优势,从而发挥较强的药理作用,对创伤,皮肤疾病,黏膜病变的治疗,均有防腐止痛等局部作用。此外,有些性强的药物,强通过神经反射,可以调节肌体功能促进抗体形成,提高人体免疫力。同时,药物穿通皮肤及黏膜后,经过血管或淋巴管进入体循环,可产生全身性药物作用,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膏药临床应用的特点:
1.显着,见效迅速。膏药疗发施于局部,局部组织内的药物显着高于血液浓度,所以发挥作用充分,迅速,局部明显优于口服用药,非常适合不便服药者或不愿服药者使用。
2.适应证广,使用方便。不需住院,只要了解常用膏药的作用及适用证,禁忌证,病人就可根据疾病买药,按贴敷方法和要求自行治疗。
3.使用安全,无毒。膏药疗法是针对患者的患病部位局部施药的,对人体的整体影响小,从而避免了药物对肝脏及其他器官的毒,因此非常安全可靠。
仁和左传筋骨贴有着实至名归的品牌**,完善的售后服务,受众群体广,复购率高,销售机制好以及完善的商学院教育系统,成熟的品牌渠道经验累积,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全网全渠道广告推广支持、上市公司文化底蕴,凭借这雄厚实力,再借助强大的上市品牌号召力及良好的产品效果,迅速的抢占了大健康市场,成为了膏贴行业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