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铜币,学名清代机制铜圆,铸造始于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止于1911年(宣统三年)。铸造流通时间尽管只有十余年,但其鼎盛时期全国共有十七省二十局开机铸造铜圆。十七二十局先后铸造的当十铜圆,各不相同,版式繁多.
此钱币包浆老道自然,品相较其完好,中间带川字版,且是由当初较大的铸造钱的部门度支部铸造,乃当世较其**的钱币币种之一,正面**部刻画着大清满文,下方携着当制钱十文的字眼,钱币整体字体凹凸感很强,珠圈内尺非常工整,背面龙纹图案清晰,龙体精神抖擞,龙威大显,做工较其细腻精致。乃当世不多得的珍品,收藏**较高。
此钱币为己酉“川”字度支部大清铜币,钱面铸有“大清铜币”四个汉字,内嵌一小字“川”,上端携刻满文“大清铜币”字样,两侧为年份“已酉”,左右分列“度支部”,下端为“当制钱十文”。钱背为蟠龙,上端为“宣统年造”,下端为英文“Tai-Ching Ti-Kuo Copper Coin”字样(大清**铜币)。此钱币流通时间较短,因其版面设计优雅,雕刻精良,且存世量较为**,备受当今藏家和钱币投资者关注。
大清“度支部”宣统年造铜币当十、当二十“川”乙酉龙纹铜币。钱币正面珠圈内为“大清铜币”,中心铸“川”,外圈下部为分别为“当制钱十文”、“大清铜币乙酉当制钱二十文”,左右为“度支部”、“乙酉”,上部是满文;钱币背面镌有“宣统年造”,周围英文环绕,纹有蟠龙图,此类铜元铸币不多。 近几年“大清铜币”成为保藏界追捧的宠儿,动辄上百万的天价。例如宣统年造大清铜币二分以315万元拍出,宣统三年大清铜币二十文以289.6万元拍出,己酉大清铜币中心汴字当制以271.3万元拍出,丙午(1906年)户部大以250.4万元拍出。
“大清铜币”当十铜圆共有十九个省局铸造。除户部铸造者外,地方各省所铸铜圆,皆在其正面镌刻阴文或阳文省名简称。计有:1、户部;2、直;3、吉;4、奉;5、汴;6、鄂;7、湘;8、川;9、云;10、滇;11、川滇;12、赣;13、闽;14、粤;15、浙;16、苏;17、皖;18、东;19、宁。
其中四川造大清铜币有一特点,与其他铜币不同,它所造钱币侧面印有“度支部”字样。1904年,仿湖北省铜币式样,将“四川官局造”五字改为“四川省造”四字。1905年七月,清**通令各省将所铸的“光绪元宝”铜币,统一改为“大清铜币”,并要在币的中心加铸阴文或阳文的各省汉文简称,四川省即铸有中心为“川”字的当五、当十、当二十等三种铜元。同年九月,清**的户部改名为“度支部”,但各省铜元局所铸的“大清铜币”币面纪铭仍一直用“户部”字样,唯*四川所铸宣统元年大清铜币的纪铭改为“度支部”。以致四川铜元成为全国铜元特点之一。
度支部是清代掌管财政事务的机构。清代原由户部理财,清光绪三十二年,改组部院各衙门,将户部较名为度支部,列衔于户部之上,其原掌管的民政事划归民政部,主管官为度支大臣,另有左、右侍郎和左右丞、左右参议;下设承政、参议二厅及田赋、漕仓、税课、莞榷、通阜、库藏、廉俸、军饷、制用、会计等十司与金银库。
拥有专业的稳固的优质买家,专业快速的交易平台。公司本着“公正、诚信”为原则,以科学仪器鉴定为依托,以不成交不收费为条件,以优异买家为**,以快速交易为目的,缔造了专业、快捷的古玩艺术品交易平台。
汉代至唐宋时期的绝大部分钱币均为青铜铸造,其特点是铜色青白中微带淡红。明嘉靖以后,开始向黄铜过渡,到天启年间,用黄铜铸市成为定制,钱币色泽较之以前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例如先秦时期的铸市主要是铜锡合金铸成的,铜质呈青红色,质地较硬挺;隋代的五铢钱因为锡的成份大,铜质泛白,称之为白钱;乾隆五年以后,铸钱加锡。叫做青钱。可见,我国古钱铸造均有规律可循。
在过去10年,瓷器、玉器、书画、杂项见证了艺术品市场的持续成长,当代书画和当代油画较是发展日益蓬勃,同时亚洲及**艺术藏家对古董的认同与日俱增。在**氛围中,艺术及文化已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当代书画和当代油画的发展日益蓬勃,将为瓷器、玉器、书画、杂项古玩收藏家提供高品质的和流通渠道,为营造一个多元化艺术品收藏环境做出不懈地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