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一年好,二年平,到了三年就不行”吗?这话说的就是草莓。因重茬的原因导致草莓一年不如一年好。现在草莓的商品价值高,种植面积广,用药
投入量大。草莓要想长得好必须要保证根部好,根部好肯定是土就要好。所以一定要调土,这样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标本兼治。现在大部分地区的草莓都定植完了,可以用中(草)药制剂青枯立克+生物菌剂(地力旺)+螯合态中微量元素喷雾或者灌根,来从改变土壤理化性质、活化土壤养分、改变作物根系分泌物及恢复根际微生物生态环境、开启作物次生代谢等从多个方面、多个途径、多种作用方式来解决作物重茬问题。种的晚的或者来年可用有机肥+土壤调理剂-奥农乐做基肥来改良土壤、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改善根系生长环境。
小编注意到重茬的草莓近期草莓根腐病频发,与以下原因有关:
1、偏施氮肥,植株旺长,生长势弱;重茬种植,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低,微生物种类单一,土壤板结、盐渍化,致使根系发育不良,抗逆性差;种植过密发
病严重;
2、栽植环境不适宜,处于低洼地,雨后排水不良,造成根系腐烂,产生伤口,病菌大肆侵染。
3、连续阴雨天气,病菌繁殖速度加快,发病严重。发现根腐病要及时用药,立刻进行一灌三喷。一灌:青枯立克90倍(浓度调控在60-150倍)+地力旺150倍+沃丰素600倍灌根。三喷:青枯立克90倍(浓度调控在60-150倍)+大蒜油1000倍连续喷雾2天,第三天用青枯立克90倍(浓度调控在60-150倍)+地力旺300倍+沃丰素600倍喷雾。中草药安全性高,在作物病害高发时可以提高浓度、缩短间隔期连续用药,及时的杀死病原菌,修复伤口,还可以为作物补充营养物质,增强植株长势,增强其抗病能力。注意:发病区与没发病区域要隔离灌根。
红中柱根腐病是草莓重要土壤真菌病害之一,常见于露地栽培,促成、半促成栽培相对较少。该病喜酸性土壤,在低洼排水不良的地块发病较重。草莓感病后全株枯萎,地上部由基部叶的边缘开始变为红褐色,再逐渐向上萎蔫至全株枯死。根腐病最明显的特征是根的中柱呈红色和淡褐色。由病株、土壤、水和农具传播。露地与大棚栽培的草莓在低温季节或低湿地里都易发生,因此在气候冷凉、土壤潮湿的条件下,此病成为草莓生产的毁灭性病害。
防治要点:选用抗病品种。不宜长期连作草莓。避免在地势低、湿度大的地块栽培。进行土壤消毒。新发展区不从重病区引种,发现个别病株要立即带土烧掉。防止灌水和农具等传播。及时摘除老叶病叶,增施农家肥,培育壮苗。
药物防治措施:
治疗方案:使用青枯立克150倍+大蒜油1000倍+有机硅同时进行灌根(1遍)和喷雾(2-3遍)。病情严重时可同时复配其它化学药剂;重点喷一下茎基部位。备注:新棚区发现死棵,重点灌得病行和临近得病行的4-6行。老棚区因重茬严重,病原菌多,建议灌根2次。
预防方案:
1、定植前:青枯立克150倍液稀释进行蘸根。
2、缓苗期:用青枯立克150-300倍+地力旺300-500倍+沃丰素600倍灌根1次。
3、苗期:用青枯立克150-300倍+地力旺300-500倍+沃丰素600倍灌根或喷雾1-2次。
4、坐果期:使用青枯立克150-300倍+沃丰素600倍+有机硅喷雾2-4次,间隔7-14天,病害高发期复配大蒜油1000-1500倍或其它化学药。
中草药制剂《青枯立克》能够有效防治果树的根腐病、枯萎病、根癌病等;具有杀菌、抑菌,调理内循环,提高免疫力,修复伤口,减少病菌侵入途径等作用,同时具有补充营养、辅助生根、提苗快、长势好等作用,连续使用无抗药性,任何时期使用50倍液以上对作物安全。其配合《大蒜油》使用,杀菌效果显着。《沃丰素》作为叶面肥,能够为植物补充壳聚糖、氨基酸和中微量元素等多种营养物质,缓解根系吸收造成的营养不足。EM菌《地力旺》产品,含有芽胞枯草杆菌、固氮菌、固碳菌等多种微生物菌种,数量多,活性强,能有效疏松土壤,增加土壤透气性,缓解根部吸收障碍,解决土壤板结、盐渍化等问题。
3、正常衰老现象:正常衰老的叶片,一般发生在基部,叶片叶柄可能出现发红
的现象,这个不需要担心啦。
防治措施
高温:遮荫降温?
病害:特别注意炭疽病,提前用靓果安、大蒜油、沃丰素定期喷雾预防?
土壤环境问题:酸性过重、土壤透气性差;青枯立克+地力旺灌根?
山东鑫乐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2月,顺应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全社会对农产品安全的重视,已形成防治作物疑难病害、营养复壮作物、有助于建立**生产规程、为农业生产提质增效的优势。 山东鑫乐农奉行生态环保理念,以“次生代谢理论”和“四位一体技术”为应用理论和具体方法,充分利用中草制剂医养结合的特征防治作物病害、营养复壮作物,达到既治未病、也治已病的效果,充分利用其安全性高的特征在防治疑难病害时可以灵活应用(早用、高浓度用、缩短间隔期、立体化用、复配着用)。 山东鑫乐农以为用户提供包括农业技术服务在内的解决方案为使命,以**布局与套餐外协等为手段,立志与用户、商户、同业、农技推广组织与个人、、学术机构等诚意合作,为生态环保、食品安全、农业可持续与提质增效而努力,力求在合作中达成大限度的互惠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