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P悬浮型生物填料采用特制塑料和树脂制成,结构科学、新颖。它是由纤维丝球体、网格外壳和通心多孔柱体组成的球形填料。该填料既克服了现有软性、半软性填料需要固定安装、维护管理困难,软性填料易结球、堵塞,半软性填料挂膜较差等缺点,又克服了石英砂、陶粒等载体动力消耗高、比表面积小的不足。 具有独特设计的好氧、兼氧、厌氧功能区,能全效发挥其处理污水的能力,产泥量少,约为活性污泥系统的80%。比表面积大(800m2/m3),能附长更多的活性生物。适当的孔隙率,能保证其新陈代谢的顺畅。比重接近1g/cm3,在水中曝气能处于活跃的流态,传质效率高。
SNP悬浮型生物填料是专利产品(专利号:ZL93217017·X,95200192·6),自推向市场以来,就赢得了客户的广泛赞誉。其优越的性能确立了其领先的市场地位。
1、产品特点 直接投加,无须固定易挂膜、不堵塞剩余污泥产量低难降解物质去除效果好 除磷脱氮的功效高 使用寿命达10年以上节省运行费用10-30%。
通常认为微生物所含的酶与其丰度或活性是密切相关的。酶分子对于所催化的生化反应特异性很高,不同的酶参与不同的生化反应。如果某一微生物群落中含有特定的酶可催化利用某特定的基质,则这种酶-底物可作为此群落的生物标记分子之一,标记了某种群的存在。由Garlan和Mills[2]于1991年提出的群落水平生理学指纹方法(CLPP)是通过检测微生物样品对底物利用模式来反映种群组成的酶活性分析方法。具体而言,CLPP分析方法就是通过检测微生物样品对多种不同的单一碳源基质的利用能力,来确定那些基质可以作为能源,从而产生对基质利用的生理代谢指纹。由BIOLOG公司开发的BIOLOG氧化还原技术,使得CLPP方法快速方便。
2、内置式浮球填料
填料由网格球形壳体与内置载体两部分组成。壳体由高分子聚合物注塑而成,球面呈网格状。内置载体材料有醛化维纶丝及扣乙烯扁丝等,前者是在壳体内设一轴杆,轴杆上有两个塑料扣,每个扣上固定有6束醛化维纶丝,纤维丝在水体中能随水流自由摆动;后者是以聚乙烯为原料拉成薄扁丝后呈刨花状成团填入壳体。网格孔大小适中,既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又不致被脱落生物膜堵塞。
生物填料是废水生物膜处理技术的核心之一,为了提高处理效率,往往要提高填料表面的生物量,而它的材质和表面性能将直接影响微生物的附着与生长。目前,常用的塑料生物填料的生物亲和性、亲水性和活性不足,废水的生物处理效率尚有待提高。为了克服这些缺点,可以通过对填料表面进行改性,来提高生物填料的表面粗糙度与生物亲和性。
填料的表面处理(改性)与很多学科相关,完全可以说,填料表面改性是填料加工工程与表面科学及其它众多学科相关的边缘学科。粒径微细化、表面活性化、晶体结构精细化被认为是未来无机填料发展的三大方向。但是,现今这"三化"的处理工艺是独立设置的,今后将发展"复合"处理工艺,即将粒径微细化(即超细粉碎)、表面活性化(即表面改性)、晶体结构精细化组合进行,在同一工艺设备中达到几种目的。
根据所使用的处理设备和处理过程的不同,填料表面处理方法可分为干法、湿法、气相法、加工过程处理法及其它表面改性方法,这里只介绍干、湿法和其它表面改性方法
填料是生物膜载体,是是生物膜法处理工艺的关键部分,填料的好坏直接影响生化处理的效果,他的费用在生物膜法系统中的基建费中占有比重较大,所以选择适宜填料具有经济与技术的双重意义。
接触氧化工艺中几种常见的填料
一、 半软性填料
半软性填料由填料单片、塑料套管和中心绳三部分组成,所有组成部分均采用耐酸、耐碱、耐老化性能较好的低密度聚乙烯为原料。经熔融注塑成由中心孔向外放射的形状,针刺得圆形单片是半软性填料的主体,由中心绳依次穿过各单片的中心孔,单片间嵌套塑料管以固定距串连成所需长度。
半软性填料具有特殊的结构和水力性能,孔隙率大(大于96%),流阻小,并且当水流通过填料层时可产生明显的湍流流态,提高水与生物膜的接触效率,增大了去除污染物的能力。该填料有一定的刚性及柔性,具有较强的重新布水、布气能力。对于鼓风曝气中的大气泡供气而言,它具有多层次、反复切割气泡的作用,从而提高了氧的转移率。比表面积大(可达到130m2/m3),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空间。具有传质效率高、节能、不易堵塞、耐腐蚀、耐老化等特点
北京开碧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是活性炭、椰壳活性炭、果壳活性炭、柱状活性炭、颗粒活性炭、粉状活性炭、球状活性炭、无烟煤滤料、增碳剂、聚合氯化铝、聚丙烯酰胺等产品的公司,拥有完整、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宁夏碧源活性炭有限公司的诚信、实力和产品质量获得业界的认可。欢迎各界朋友莅临参观、指导和业务洽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