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包装一方面可以起到保护食品的作用,一方面也可以污染食物,故食品包装的安全直接关系到食品的安全,也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身体安全。
不属于传统上被认为是食品原料的、不属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公告中允许使用在食品中的物质,统称为非食用物质。为打击在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消费者健康,全国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小组自2008年以来陆续发布了五批《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
常见的禁用物质:
溴酸钾、富马酸二甲酯、荧光增白物质、苏丹红、碱性橙、碱性嫩黄、乌洛托品等
参考标准:
GB/T 19681-2005 食品中苏丹红染料的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GB/T 22388-2008 原料乳与乳制品中三聚氰胺检测方法
GB /T5009.20-2003食品中**磷农药残留的测定
GB/T 21311-2007 动物源性食品中硝基呋喃类药物代谢物残留量检测方法等
《食品安全法》是我国食品安全生产的根本大法,检测机构需按照国家规定的食品检测规范进行检测,为社会出具客观、公正、真实的检测数据和结论。
食品添加剂被誉为现代工业的灵魂,适量合理的使用食品添加剂可以改善食品色、香、味等品质,延长食品原料乃至成品的保质保鲜期。**范围和****使用食品添加剂,都会对人类健康和安全带来影响,因此**食品安全法律对添加剂的种类和**进行了严格的规定。
食品添加剂检测项目
磷酸氢钙、硫酸钙、盐酸、亚硝酸钠、**、乳酸钙、冷磨柠檬油、柠檬酸钠、食品级石蜡、D-异抗坏血酸钠、抗坏血酸钠、氯化钙、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D-异抗坏血酸、番茄红素、铵磷脂、冰乙酸(低压羰基化法)、硬脂酸镁、硬脂酰乳酸钠、亚硝酸钾、松香季戊四醇酯、乳糖醇、硬脂酸(十八烷酸)、硬脂酸钙、辣椒橙、山楂核烟熏香味料Ⅰ号、Ⅱ号、d-核糖、卡拉胶、5'-鸟苷酸二钠、呈味核苷酸二钠、迷迭香提取物、乳酸、食品工业用酶制剂、亚麻籽胶、异构化乳糖液、D-甘露糖醇、聚甘油脂肪酸酯、硬脂酰乳酸钙、β-环状糊精、红曲红、异麦芽酮糖、苯甲酸、苯甲酸钠、琥珀酸单甘油酯、山梨酸、山梨糖醇液、乳酸乙酯、松油醇、**薄荷脑、香叶(精)油、乙酸异戊酯、肉桂油、茶多酚等
随着农业的逐渐产业化,农作物越来越依赖于农药、化肥和激素等外援物质,这些物质的不合理使用必将导致农产品的有害物质**标,影响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安全。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日益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却往往忽略了与食品接触的材料(FCM , Food Contact Materials)的安全性。在日常使用中,有害物质可能会从食品接触材料中迁移至食品,影响食品的感官品质,甚至危害人体健康。因此,质量不合格的食品接触材料也成为食品污染的重要来源。 近年来,**上要求出口到欧盟及美国的产品必须通过相应的测试认证,**合格的产品测试报告,即食品接触材料测试,也称为“食品级测试”。
检测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检测范围
食品接触材料从材质上来讲,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塑料、金属(包含表面涂覆涂层)、玻璃、陶瓷、搪瓷、橡胶、纸质及植物纤维类和竹木类等。
餐具:刀叉、碗、筷、勺、杯、碟等
厨具:储藏用具、洗涤用具、调理用具、烹调用具等
食品包装容器:纸容器、金属容器、玻璃容器、塑料容器、塑料包装袋/膜等
厨房家电:燃气灶、油烟机、烤箱、微波炉、消毒柜、洗碗机、榨汁机、搅拌机、咖啡机、电水壶、电饭煲、电磁炉等
儿童用品:婴儿奶瓶、安抚奶嘴、婴儿用饮水杯等
微生物的检测是食品检测的重要领域,在食品初加工、深加工以及运输环节都需要对具体微生物指标及生物毒素的**进行把控,才能确保食品在较终食用环节的安全。微生物指标是衡量食品安全较常见、较重要的因素之一 。食品中如果含有**出一定数量的微生物,不仅会使食物变质、腐败、失去营养**,而且还会危害人类的健康和安全。
成都检测中心采用**标准检测方法(ISO, FDA, AOAC, MHLW, USDA)和标准检测方法(GB及SN),旨在筛选较快速有效的方法为客户提供服务。专业的检测人员、检测设备以及严格的管理为您提供*、有效的数据。
检测项目:
非致病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大肠杆菌,总霉菌和酵母菌,乳酸菌等
致病菌:大肠杆菌O157:H7,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增李斯特氏菌,副溶血性弧菌,阪崎肠杆菌等
食品安全是企业按其设计方案进行生产制作的食品不会使消费者身体健康受害的一种担保,包括生产安全、过程安全、经营安全、结果安全,食品安全也是企业的一种竞争力体现。
随着基因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基因手段用于食品安全领域,从辨别食品掺假,到转基因成分识别,基因技术在农产品种植,食品生产领域。
按照我国《食品安全法》和《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规定,生产经营转基因食品应当按照规定显着标示。针对食用油不存在该种转基因作物及其加工食品,按照《关于加强食用植物油标识管理的公告》,标注‘**’字样属于违规行为。
成都检测中心食品实验室为广大客户提供分子生物学测试服务,基于PCR技术,从分子水平上测试食品中的转基因成分。完善的标签审核配套服务,避免因标识失误带来的投诉及处罚。
服务范围:
食品中转基因植物成分:水稻抗虫转Bt基因,大豆转基因成分,主要食用菌中转基因成分,小麦转基因成分,玉米转基因成分,油菜籽转基因成分,芹菜转基因成分
优尔鸿信检测技术(深圳)有限公司旗下的成都检测中心(华南检测中心成都分支)成立于1996年,配合高科技电子产品设计、验证、生产过程的检测需求组建科技实验室,创始团队汇集科技精英、凭借雄厚的技术背景和开拓创新精神,在一张白纸上点石成金。华南检测中心迄今发展成目**大功能22个专业的实验室,主要检测设备4300余台(套),拥有1500人的管理、技术人员团队,打造了一个提供快速、精密、准确检测能力、服务网络遍及全国的大型旗舰实验室。于2003年**中国国家合格评定**(CNAS)的初次认可,检测能力获得苹果、戴尔、惠普等**客户的认可,实现[一份报告、**通行]。 检测业务主要分为:尺寸量测与3D工程、仪器校准、材料分析(金属、塑料)、有害物质检测、电子零组件失效分析、物流包装测试、可靠性分析(气候、机械)、仿真分析、热传测试、声学测试、食材检测(微生物、理化检测)、儿童玩具测试、汽车材料及零部件检测、产品认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