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病害防治。小龙虾对农药很敏感,禁用敌百虫、敌杀死等农药,也要防止农田药水大量流入虾池,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在池内四周种植水草类植物,其站地面一般为池塘水面的三分之一,以利龙虾蜗居和生出龙虾喜爱的生物。虾苗放养**至十五天,一般每亩水面施猪粪等充分腐熟粪肥一百至二百公斤,培育浮游生物及提供适量的**碎屑作虾饲料。放苗后三天内,投以绞碎的小鱼和碎肉,三天后投放粉碎性肉沫或结合饲料一个月左右,在虾苗长到六厘米左右时,可以大面的投喂适量的植物性物质或者杂粮等结合饵料。投放量以陇海线的体积大小比例来喂养。
杂交优势
据闽台海洋大学教授陈瑶湖研究,小龙虾进入中国内地近80年,近亲交配种质退化比较严重。在选择种虾时,较加要避免近亲繁殖。笔者建议,选种时,可在甲地选部分种虾,在乙、丙、丁等处再选部分种虾投入同一池塘,或在甲地选公虾,在乙、丙、丁等处选母虾投入同一池中。这样,一来可尽量避免近亲繁殖,二来杂交优势也会较明显。当然,能从其他途径引进美州的原种,则优势较大。
虾池要求
种虾池涉及到面积大小、土壤性质、杂鱼清除、水草品种、水草覆盖率、坡上杂草、水深、肥水、防控青苔等方面。
1.面积
种虾池面积以5亩以内为宜,但涉及供苗面积较大时,20亩以内也不错。
2.土壤
土壤以壤土较佳,砂壤土次之,砂土不宜选。土壤选择主要以虾能打洞,打洞后洞不塌陷为主原则。
3.杂鱼
池中杂鱼清除必须在种虾入池前完成,特殊情况没有除杂的,应以茶饼清除杂鱼为主。
4.水草
池中水草以吃不败为主,麦黄草为辅。十一月份水草覆盖率不**20%,次年3月份不**50%为宜。
5.杂草
水面以上的坡地,应杂草丛生,以藤本植物为优选。
6.水位
池中应能保持水深1米以上,较深处1.5米以上。
7.肥度
种虾池中,需有一定厚度的富含**质的底泥,底泥以10公分左右为宜。水体透明度50公分左右。
8.青苔
池中不得大面积暴发青苔。适当有一点青苔(5%以内),需及时防控,建议多次用腐植酸钠(钾)类产品解决青苔。
池塘养殖模式
该模式是充分利用各地丰富的池塘条件,采用投饵养殖技术,单产较高,根据苗种投放情况,又分为以下2种方式:
(1)直接购入苗种进行养殖:春天从龙虾苗种场购进规格在每公斤200只左右的虾种,直接放入池塘中进行商品虾养殖,每亩放养50公斤,经2—3个月养殖就可捕捞上市,通常亩产可达250公斤左右,效益十分明显。
(2)购入半成品虾进行养殖:春天购入**龙虾半成品,规格在每公斤80只左右,亩放养8000只,通过加强饲养管理,在短时间内使其达上市规格,逐步捕捞上市,在后期留取部分成品不捕捞,作为亲虾用于繁殖,为来年提供苗种。通常亩产可达200公斤左右。
池塘养虾技术:
(1)池塘清整。饲养龙虾的池塘要求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进排水方便,池埂**宽1米以上,坡度1:3,面积以3—8亩为宜,长方形,水深1—2米。新开挖的池塘和旧塘要视情况加以平整塘底、清除淤泥和晒塘,使池底和池壁有良好的保水性能,尽可能减少池水的渗漏。在清整的同时,用60—80厘米高的网片将池塘四周池埂封闭,网片的上端还要用20—25厘米的塑料薄膜封闭,以免敌害生物进入和以后龙虾逃逸。
龙虾为底栖爬行动物,决定其池塘产量的不是池塘水体的容积,而是池塘的水平面积和堤岸的曲折率。即相同面积的池塘,水体中水平面积越大,堤岸的边长越多则可放养虾的数量越多,产量也就越高。因此可在靠近池埂四周1—20米处用网片或竹席平行搭设2—3层平台,**层设在水面下20—30厘米处,长2—3米、宽30—50厘米,两层之间的距离为20—30厘米,每层平台均有斜坡通向池底;平行的两个平台之间要留1—2米的间隙,供龙虾到浅水区活动。同时在池塘中间设置一定数量的垂直网片。
(2)清塘消毒。池塘清塘消毒,可有效杀灭池中的敌害生物如鲶鱼、黑鱼、蛇、鼠等,争食的野杂鱼类如鲤、鲫鱼等;以及致病菌。常用的方法主要有:①生石灰消毒:生石灰有干法消毒和带水消毒两种。干法消毒法:每亩用生石灰50-100千克,全池泼洒,再经3—5天晒塘后,灌入新水。带水消毒法:每亩水面以水深1米计算,用生石灰125—150千克溶于水中后,全池均匀泼洒。②漂白粉消毒:将漂白粉完全溶化后,全池均匀泼洒,用量为每亩20—30千克(含有效氯30%)。
(3)种植水草。龙虾食性杂,摄食的水草有伊乐藻、金鱼藻、轮叶黑藻、凤眼莲和水花生等。沿池四周浅水处10%—20%左右面积种植水草,既可供龙虾摄食,同时为虾提供了隐蔽、栖息的理想场所,也是龙虾蜕壳的良好地方。“虾多少,看水草”,在水草多的池塘养虾成活率高。但水草的种植面积也不能过多,否则会因水草过度茂盛,在夜间使池水缺氧而影响龙虾的正常生长,同时也影响捕捞。一般种植水草的面积以不**过池塘总面积的1/4为宜。此外,池中底部可用水草扎成草堆,每隔5米放一堆,每堆5-10千克水草,沉于水底,每亩放20—40堆,每堆用绳子系住,绳子另一端漂浮于水面或固定于水面。
(4)进水施肥。水源要求水质清新,溶氧充足,无**物及工业重金属污染。向池中注入新水时,要用20-40目纱布过滤,防止野杂鱼及鱼卵随水流进入饲养池中。同时施肥培育浮游生物,为幼虾入池后直接提供**饵料。往虾池中施肥,较好选用**肥料,如施发酵过的**草粪肥,施用量为每亩100—200千克,使池水有一定的肥度。在幼虾放养的初期,池水水位较浅,水质较肥;在饲养的中后期,随着水位加深,要逐步增加施肥量。具体要视水色而定,保持池水透明度在35-40厘米。
公母比例
在自然界中,洞中的公母比例多为1:1~2。这种比例下,受精率都比较高。人工繁殖时,有人做过公母比例1:7的试验,受精率也相当不错。为确保受精率,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对经验不足的,还是建议公母比例1:2为好。对高手,可根据自身经验安排。
出苗时间
虾卵孵化的有效积温为450~520℃.d[水温乘以天数],在一定范围内水温越高孵化越快。例如:9月份产卵,平均水温25℃,卵孵化需要15~20天。11月份产卵,平均水温9℃时,卵孵化需要50天以上。
根据以上数据,依据抱卵虾入池的时间,就可基本推出出苗的时间。这个问题的重点在于日常的抽检工作,及时发现抱卵虾。建议7天左右用地笼抽检一次,直至基本无抱卵虾为止。
种虾销售
小龙虾繁殖完成后,也基本走到了死亡的生理极限。小龙虾在自然状态下一般能生存18~24个月,公虾比母虾寿命短。在繁殖期间,种虾体能损耗是非常严重的,因此,繁殖后,因体质虚弱,很易死亡。为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对已完成繁殖任务的种虾,要及时捕捞上市。交配后,公虾就不再入洞,但仍会进食,所以,需先将公虾捕出。至于母虾,只要腹部的幼苗已经脱落在水中了的,建议尽早捕出上市。
后续事宜
主要是栽草、培草、肥水、杀虫、解毒、投料、改底、培藻、培菌、补钙等。对放种前来不及栽草的,必须迅速补栽。水草建议栽吃不败或麦黄草。栽种水草后,若见根须入泥,则应追施**肥。肥水建议底子薄的先施有氧发酵好的鸡粪,再施氨基酸类肥。杀虫主要针对寄生于虾体的纤毛虫。解毒多用**酸类和大苏打,具体依池中实际情况而定。投料要坚持,即使是冰天雪地,只能少投或时间间隔期长一点,但不能不投。改底半月到20天一次。培藻培菌,较好在投种前开始,一来防控青苔,二来给幼苗提供大量的**饵料。补钙20天左右一次。
注意调节水质。即使小龙虾生命顽强,抗低氧,但优异的水质仍是小龙虾高产的关键组成部分。在低氧气的状态之下,小龙虾不爱进食成长降低,且容易引起逃跑和疾病的发生,只要发现小龙虾集体上岸情况,马上进行水质调和,特别是养殖中后期,每周要换水一至两次,保持水中较高的溶氧。
四川满堂红龙虾养殖**基地,本地常年提供小龙虾苗,与省农科院全力合作,全程免费提供龙虾养殖技术培训,技术人员免费现场虾塘的规划与建设,免费进行水质检测,免费为用户规划养殖方案:减少水产用药、尽量节约的饲料投入、把握市场先机,我们做到尽量少的投入,满意的收益。 四川满堂红龙虾养殖**基地2018年6月在德阳市中江县积金镇建立了120亩小龙虾苗种培育基地,距城南高速9公里。2018年4月在成都市金堂县元兴镇建立110亩小龙虾苗种培育基地。两个基地可供应10万斤小龙虾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