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工程安排
1.1. 资料呈审
在工程施工前,乙方将准备好以下文件,并通过用户确认后付诸实施:
1) 设计说明(包括系统功能说明及性能指标、系统设备配置清单、系统管理等说明)。
2) 系统图(包括系统结构图、网络拓扑图)。
3) 平面图(包空计算机控制中心、受控设备配电间、通讯网络等配线平面施工图)。
4) 设备安装大样图(包括控制中心安装图、数据采集及处理装置的安装大样图)。
5) 仪表和数据采集装置二次原理图及端子接线图。
6) 系统设备配置、器材、线缆(包括设备编号)清单。
1.2. 工程施工
1) 系统布线所需敷设的线槽及管线采用经防腐、防锈处理的金属材料。
2) 除非已进入设备机壳内,所有线缆放置于线槽、线管内,不外露。
3) 除非与设备端接,所有线缆不续接。
4) 所有使用的标签为机器打印,不使用手写标签。标签上的编号同时支持简体汉字、英文字母、数字、标点。
5) 标签具有防脱落、防水、防高温特性。
6) 所有线缆单独标签、线缆的两端及中途可认为接触的地方加标签。
7) 所有设备端口都使用标签予以标识。
8) **能耗计量装置、传输系统设备外壳通过保护机箱、机柜内的汇流排就近接地。
9) 传输系统中屏蔽电缆屏蔽层与连接件屏蔽罩应可靠接触,屏蔽层应保持端到端可靠连接,进入中央控制室时应就近与机房等电位连接网连接,做到同一链路全程屏蔽、一端接地。
10) 中央控制室布线和设备安装按设计要求接地,采取可靠的防雷接地措施。
11) 所有接地线采用多股铜芯导线或铜带。
12) 现场施工人员具有相应专业的操作证书。
13) 电子式电能计量装置安装规定:
安装前通电检查,安装方式符合现场使用条件。
电压、电流回路A、B、C各相导线分别采用黄、绿、红色单股绝缘铜质线,中性线(N线)采用淡蓝色线,保护接地线(PE线)为黄绿相间色线,并在导线上设置与图纸相符的端子编号。导线排列顺序按正相序自左向右或自上向下排列。
就地计量电流的测量回路采用截面不小于2.5mm2的铜质线缆。电压测量回路应采用耐压不**500V的铜芯绝缘导线,且芯线截面不小于1.5 mm2。
经电流互感器接入的三相四线制电子式电能计量装置,其电压引入线单独接入,不与电流线共用。
二次回路的连接件均应用铜质制品。
在原配电柜(箱)中加装时,计量装置下端设置标示回路名称的编号。与原三相电子式计量装置水平间距应大于80mm,单相电子式计量装置水平间距大于30mm,电子式计量装置与屏边的距离大于40mm。
业绩表
长沙市青少年宫能耗分析管理系统;
常熟碧溪小学能耗管理系统;
常熟大义幼儿园能耗管理系统;
常熟梅李镇大润发能耗管理系统;
常熟瑞特电器研发中心能耗管理系统;
常熟市高新区中专能耗管理系统;
常熟市古里消防站能耗管理系统;
常熟市农村商业银行能耗监测系统;
常熟市藕渠家园能耗监测系统;
常熟辛庄农民工学校能耗管理系统;
常熟兴隆中学能耗管理系统;
常州强声纺织能耗监测系统;
朝阳区**能耗管理系统;
崇明新建长兴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能耗管理系统;
大连万科生活广场项目能耗管理系统;
德清联创科技新城建设有限公司联合国地理信息展览馆能耗管理系统
1.1. 技术标准
本技术规范书引用的国家和行业标注如下:
ISO/IEC11801 《**综合布线标准》
GB/50198 《监控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052-2009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4-2011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T 50063-2008 《电力装置的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
IEC 61587 《电子设备机械结构系列》
DL/T448-2000 《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
《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分项能耗数据采集技术导则》
《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分项能耗数据传输技术导则》
《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楼宇分项计量设计安装技术导则》
《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数据中心建设与维护技术导则》
《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建设、验收与运行管理规范》
《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软件开发指导说明书》
DL/T 698.1-2009 《*1部分:总则》
DL/T 698.2-2010 《*2部分:主站技术规范》
DL/T 698.31-2010 《*3.1部分:电能信息采集终端技术规范-通用要求》
DL/T 698.35-2010 《*3-5部分:电能信息采集终端技术规范-低压集中抄表终端特殊要求》
DL/T 698.41-2010 《*4-1部分:通信协议-主站与电能信息采集终端通信》
DL/T 698.42-2010 《*4-2部分:通讯协议-集中器下行通信协议》
DL/T 698.41-2010 《*4-1部分:通信协议-主站与电能信息采集终端通信》
DL/T 698.42-2010 《*4-2部分:通讯协议-集中器下行通信协议》
建筑能耗监测项目实施流程
1、 计量装置设计安装 能耗监测平台搭建
2、 能耗数据采集存储 形成可视化趋势图
3、确定较高能耗范围 诊断形成高耗原因
4、配置节能节电产品 改进运营管理模式
5、根据能耗监测平台对比节能实施效果
1.1. 技术标准
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3年1月1日,**办公厅以国办发【2013】1号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制订的《绿色建筑行动方案》
国家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按照《**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11】26号)统一部署,为进一步深入推进建筑节能,加快发展绿色建筑,促进城乡建设模式转型升级,特制定《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
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分项能耗数据采集技术导则》
《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分项能耗数据传输技术导则》
《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楼宇分项计量设计安装技术导则》
《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数据中心建设与维护技术导则》
《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建设、验收与运行管理规范》
《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软件开发指导说明书》
江苏安科瑞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是安科瑞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300286 SZ.)的全资子公司,是电动机保护器、导轨电能表、有源滤波柜、工矿用电、远程预付费系统、智能无线测温系统、三相智能电能表、微机保护装置厂家等系列产品的生产基地。公司位于江苏省江阴市,目前现代化生产厂房面积达3万平方米,电子组装生产线均采用无铅生产工艺,生产检测设备自动化程度高,公司采用的信息管理系统,是江苏省两化融合试点企业。公司通过在产品、技术、生产工艺上的技术积累和持续创新,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导向,成功实现科技转型,由原来普通数显仪表和电量传感器的生产转到智能网络电力仪表、智能马达保护装置、智能光伏汇流装置、电能质量装置、电气火灾装置、消防电源设备、隔离电源柜、有源滤波装置、光伏汇流箱、光伏并网逆变器等产品的产业化,目前已发展成为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江苏省。公司还先后与上海电科所、东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科研院所、高校组成产学研联合体,围绕智能电网用户端的电力、电能管理和电气安全开展产品研发,其中与上海电科所合作开发的“1/4抽屉柜智能马达管理单元的研发和产业化”项目被列为*科技特派员项目。公司以用户端智能网络电力仪表及系统集成为主导产业,坚持“为客户设计**”的经营理念,走化、市场化、规模化道路,努力实现“立足中国、放眼世界,争做好的智能配电供应商”的战略目标,为客户提供可靠用电、节约用电、安全用电的完整解决方案,在智能电网用户端、新能源、物联网等领域不断探索开发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