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测温系统特点
(1)无线测温模块安全可靠、安装维护简单,适合对中开关高电压、大电流接点处进行温度监测,被测设备的结构不需要变动。
(2)整个无线测温系统可以通过无线方式通讯,信号传输方便。
(3)无线测温系统抗干扰能力强,对脉冲干扰、快速瞬变干扰、静电辐射、电磁场辐射等的抗干扰能力达到四级标准,同时设备运行不影响中压开关的分、合闸操作以及保护装置的动作。
1.1. 设计标准
本技术规范书提供的设备应满足以下规定、法规和行业标准:
NB/T 42086 《无线温度装置技术要求》
GB 50052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 50054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IEC 61587 《电子设备机械结构系列》
DL/T 5103 《35-110 KV无人值班变电所设计规程》
GB 50059 《35-110 KV变电所设计技术规程》
NDG 889 《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定》
GB 50229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条件》
GB 6162 《静态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干扰试验》
DL/T 587 《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管理规程》
GB 14285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
GB/T 1145 《微机线路保护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GB 7261 《继电器和继电保护装置基本试验方法》
GB 14285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
DL/T 720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柜、屏通用技术条件》
2 当前现状:
多年来,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虽然曾利用红外测温仪、红外成像仪、感温电缆、传统的点式测温系统希望解决上述问题,但都无法实现开关柜内如断路器、刀闸联接点和触头测温。目前,国内电力测温主要应用红外点测仪和光纤测温仪,而在线方式由于无法解决高压绝缘问题,所以高压开关的触点等空间有限的电气设备基本上都是处于完全无监控的状态下运行,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近年来,无线测温系统开始出现。内置电池和无线**模块的测温传感器安装于各测温点,由于体积小,且*任何接线,其电气安全性得到保证。传感器周期性的将测温数据无线发送至接收单元,接收单元可联网将数据送至主站。以此实现一个区域系统的电气温度检测。
智能无线测温系统直接监测温度才能判断设备是否过热
无线测温装置的显示仪表另配有柜体内部温度、湿度传感器,可以显示发热点的相对温升和柜体内部湿度、凝露状态,可将柜内温湿度自动加热控制器和接触点发热在线监测合二为一。当前,数据中心建设已经成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点,特别是电力行业。由于业务量的不断增家,所产生和需要的数据量也在迅速增大,能承载业务稳固发展的数据中心已成为大型电力企业必可缺少的一部分。测温装置是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业中的基础类产品,是重点发展的新型产品。测温产业作为国内外公认的具有发展前途的高技术产业,以其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渗透能力强、市场前景广等特点为世人瞩目。
某炼轧厂配电工程的无线测温系统
1无线测温系统建设背景
1.1 设备规模
本炼轧厂配电工程由一个10kV开闭所、1#和2#两个变配电所组成,共计21面中压开关柜。其中,中压开关为真空断路器的中置式开关柜,分别采用美国伊顿原装进口的150VCP-W50型真空断路器和ABB生产的VD4型真空断路器。
1.2 设备运行维护现状
日常运行中10kV开关具有带电运行时间长、运行电流偏大、停电维护检修机会少等特点,并且因为五防设计原因开关柜门闭锁不能打开,运行、维护人员仅仅依靠测温枪或红外成像仪等工具,很难对开关柜易发热部位如动静触头、出线母排等的温度进行有效监视。该配电工程自2013年至2015年,先后发生了1AH6进线开关触头过热跳闸导致母线失电、1AH10进线开关触头过热跳闸导致母线失电等影响配电房安全稳定的事故。
发生以上事故主要是因为缺乏有效的在线监测手段,难以有效预防过热故障,当开关元件发热后也无法及时处理,较终导致开关损坏甚至配电房非停。总之,该配电工程10kV开关不能满足配电房安全稳定运行的要求。
2无线测温监测技术的应用情况
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对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以往人工巡视设备的方法已逐渐弱化,在这种条件下,高压设备的无线测温系统应运而生。这种技术是将内置电池和无线**模块的测温传感器安装于各测温点,由于其体积小,且*任何接线,其电气安全性可以得到保证。传感器周期性的将测温数据无线发送至接收单元,接收单元可联网将数据送至主站,以此实现一个区域系统的电气温度监测。
目前我国许多地方的电网公司、变电站、钢铁公司等都已在高压设备上采用这种无线测温监测技术。相对来说,火力发电厂由于各自不同的原因较少采用这种技术,多数火电厂仍然采用试温蜡片、测温仪等传统手段借助人力进行设备监控。
3本工程无线测温系统架构
本配电工程无线测温监测系统主要由数据采集、数据传输和主站监测组成,每面中压开关柜的断路器手车触头均需配备无线测温装置,每面柜内节点的温度通过485通讯口汇聚至后台系统。
3.1 数据采集
本系统的接点温度采集由无线测温传感器、收发器、测温终端构成,无线测温传感器直接安装于配电柜内发热节点,通过无线射频技术将测温数据发送到收发器,再由收发器将数据送至测温终端显示,测温终端可传输到监控主网。本工程无线测温终端选用安科瑞德智能操控无线测温一体化装置ASD320-P6,无线测温传感器选用安科瑞ATE200,收发器选用安科瑞ATC100。
整个系统由10kV开闭所无线测温子系统、1#变配电所无线测温子系统、1#变配电所无线测温子系统、主站组成。
3.2 数据传输
数据传输主要包括通讯采集器、光端机以及传输光纤。无线测温终端ASD320-P6采集每个接点温度数据,汇聚到通讯管理机,再通过光纤向测温主站传输信号。每台ASD320-P6对应的无线测温传感器采用地址编码识别,只接收与自身网络地址匹配的数据,自动过滤地址不匹配的数据,且数据在无线传输时不会相互干扰。
3.3 主站监测系统
本配电工程采用的是Acrel-2000无线测温系统,其设立在集控室电子间内,由通讯模块、显示模块、告警输出模块、数据存储、事件记录模块和后台软件模块组成。其作用是将3个10kV配电室内无线测温终端传输过来的信号,显示在主站的显示器上,实现温度实时显示、历史数据记录对比分析、**温预警及报警、运行状态全程记录等功能,帮助监控人员监测、分析开关温度监测点的过热情况,预测出故障发生的部位,保证高压设备安全运行。
3.3.1 系统功能
实时监测
安科瑞Acrel-2000无线测温系统人机界面友好,能够以配电一次图的形式直观显示各测温节点的温度数据,及有关故障、告警等信号。
详细温度查询
历史温度曲线、实时温度曲线查询、实时温度数据查询
运行表
查询各回路设备运行温度报表
实时报警
安科瑞Acrel-2000无线测温系统具有实时高温报警功能。
用户权限管理
安科瑞Acrel-2000无线系统为**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设置了用户权限管理功能。通过用户权限管理能够防止未经授权的操作(如遥控的操作,数据库修改等)。可以定义不同级别用户的登录名、密码及操作权限,为系统运行、维护、管理提供可靠的安全**。
定值设置
用于修改高温定值、**温定值
4无线测温系统特点
(1)无线测温模块安全可靠、安装维护简单,适合对中开关高电压、大电流接点处进行温度监测,被测设备的结构不需要变动。
(2)整个无线测温系统可以通过无线方式通讯,信号传输方便。
(3)无线测温系统抗干扰能力强,对脉冲干扰、快速瞬变干扰、静电辐射、电磁场辐射等的抗干扰能力达到国家四级标准,同时设备运行不影响中压开关的分、合闸操作以及保护装置的动作。
5 结论
该配电工程用10kV无线测温系统经过运行检验,已经证明可以满足现场安全、稳定运行的要求。实现开关温度在线实时监测,不仅降低了开关设备的维护检修工作量,而且有效预防了重大事故的发生,对确保配电工程10kV设备的正常运行有重要意义,同时对其他公司进行设备无线测温装置改造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 厂用6kV开关无线测温监测系统的应用.李建龙.张丽娜.现代制造.2017(12):67-67
[2] JGJ 16-2008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S].
[3] GB 50052-1995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S].
[4]安科瑞电气股份有效公司.能效管理系统设计安装图册.2013.11.1合订本.
江苏安科瑞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是安科瑞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300286 SZ.)的全资子公司,是电动机保护器、导轨电能表、有源滤波柜、工矿用电、远程预付费系统、智能无线测温系统、三相智能电能表、微机保护装置厂家等系列产品的生产基地。公司位于江苏省江阴市,目前现代化生产厂房面积达3万平方米,电子组装生产线均采用无铅生产工艺,生产检测设备自动化程度高,公司采用的信息管理系统,是江苏省两化融合试点企业。公司通过在产品、技术、生产工艺上的技术积累和持续创新,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导向,成功实现科技转型,由原来普通数显仪表和电量传感器的生产转到智能网络电力仪表、智能马达保护装置、智能光伏汇流装置、电能质量装置、电气火灾装置、消防电源设备、隔离电源柜、有源滤波装置、光伏汇流箱、光伏并网逆变器等产品的产业化,目前已发展成为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江苏省。公司还先后与上海电科所、东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科研院所、高校组成产学研联合体,围绕智能电网用户端的电力、电能管理和电气安全开展产品研发,其中与上海电科所合作开发的“1/4抽屉柜智能马达管理单元的研发和产业化”项目被列为*科技特派员项目。公司以用户端智能网络电力仪表及系统集成为主导产业,坚持“为客户设计**”的经营理念,走化、市场化、规模化道路,努力实现“立足中国、放眼世界,争做好的智能配电供应商”的战略目标,为客户提供可靠用电、节约用电、安全用电的完整解决方案,在智能电网用户端、新能源、物联网等领域不断探索开发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