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清洗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胃镜检查已成为消化系统疑难杂症的诊断和****的手段。胃镜作为一种侵入人体腔内的仪器,由于其结构复杂和材料特殊不易达到*灭菌要求,操作时一旦破坏人体的防御屏障,将大大增加医源性感染的机会。 胃镜室医院感染管理现状:目前胃镜、活检钳清洗、消毒及灭菌工作尚未受到足够的重视。我国是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区,全国各地人数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为42. 4 %~80. 7 %;人群HBsAg 检出率为10 % , 年发病率为230/ 10 万。同时艾滋病感染人数在*增长,有的
医院患者胃镜检查前没有检测出有无以上传染病,艾滋病患者就诊时也常常隐瞒病史,而在给患者插胃镜过程中,较易造成鼻黏膜及上消化道黏膜破裂出血,或由于肝病患者本身凝血机制较差,导致胃黏膜出血,含乙型肝炎等病毒的血液就会污染管路,如对胃镜、活检钳消毒灭菌不**,会造成病原微生物的存留与繁殖,其他患者检查时,病原微生物可通过破损的黏膜侵入人体,从而引起医源性交叉感染,特别是乙型肝炎病毒和艾滋病病毒。胃镜及附件消毒灭菌**与否取决于医务人员的责任心,有些单位只有1 台胃镜,或者由于患者较多而赶速度,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必要的清洗、消毒及灭菌,而胃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与灭菌是否**,从表面上很难识别,被检查者也无从知晓;另一方面,由于胃镜结构复杂、价格昂贵及材料特殊,目前多数采用浸泡消毒法达到消毒灭菌目的,而化学消毒剂的选择、消毒剂污染情况及消毒剂浓度的日常监测,较需要医务人员自觉执行各种操作规程和消毒技术规范 。因此,医务人员的责任心直接影响到胃镜及附件的消毒灭菌质量。 心普生物——手术室的无菌物常规灭菌方法 (**篇)(一)热力灭菌法
热力能破坏微生物的蛋白质和核酸,使蛋白质变性凝固,核酸解链崩裂,从而导致其死亡。
1.干热灭菌法 常用焚烧、烧灼和干烤等方法。
(1)焚烧与烧灼 焚烧仅用于废弃的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垃圾、人及动物尸体等。烧灼用于微生物实验室的接种环、金属器械、试管口、瓶口等的灭菌。
(2)干烤 使用干烤箱灭菌,一般需加热至160℃~170℃经2h,可达到灭菌的目的。适用于玻璃器皿、瓷器、金属物品等的灭菌。
2.湿热消毒灭菌法
(1)巴氏消毒法 法国学者巴斯德创用而得名。主要以较低温度杀灭病原菌或特定微生物,而使物品中不耐热成分不被破坏。此法有两种:一种方法是加热61.1℃~62.8℃、30min;另一种方法是加热71.7℃、15~30s。现在人们多用后种方法对牛奶进行消毒。
(2)煮沸法 煮沸100℃、5~10min,可杀死细菌繁殖体。芽胞则需要煮沸1~2h。常用于注射器、食具与饮水的消毒。
(3)流通蒸气法 用阿诺(Arnold)蒸锅或普通蒸笼,加热100℃、15~30min,可杀灭细菌的繁殖体。若将消毒后的物品放入37℃孵箱培养,使芽胞发育成繁殖体,次日再蒸一次,如此连续三次以上,可达到灭菌效果,这种方法称为间歇灭菌法。常用于不耐高温的物品,如糖类、血清和鸡蛋培养基等的灭菌。
(4)高压蒸气灭菌法 是一种*而有效的灭菌方法。使用高压蒸气灭菌器,利用加热产生蒸气,随着蒸气压力不断增加,温度随之升高,通常压力在103.4kPa(相当旧制的15磅/寸 2 或1.05kg/cm 2 )时,器内温度可达121.3℃,维持15~30min,可杀灭包括芽胞在内的所有微生物。此法常用于一般培养基、生理盐水、手术器械及敷料等耐湿和耐高温物品的灭菌。 南京表面消毒湿巾-心普生物科技-杭州聚维酮碘消毒液由杭州心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