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量供应黑鱼鱼苗(杂交生鱼)

    大量供应黑鱼鱼苗(杂交生鱼)

  • 2015-09-20 08:56 57
  • 产品价格:面议
  • 发货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包装说明:不限
  • 产品数量:不限产品规格:不限
  • 信息编号:40787591公司编号:3983694
  • 崔日全 经理
    13922217684 (联系我请说明是在阿德采购网看到的信息)
  • 进入店铺 在线咨询
  • 信息举报
    产品描述
    杂交乌鳢(又叫黑鱼\\生鱼)杂交乌鳢是由不同地理种群的斑鳢和乌鳢经多代提纯复壮后配组杂交,再选育成的杂交种.斑鳢和乌鳢是一种经济**很高的淡水鱼类,该鱼骨刺少,肉肥味美,营奍十分丰富,富含人体所需的钙,磷,铁,锌等营养元素,还具有去淤生肌,滋补调奍等功效,外科手术或创伤后,食用具有生肌补血,加速嫩肉肉芽生长,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我们生产的杂交乌鳢是以中国香港斑鳢为母本,湖南乌鳢或山东乌鳢为父本配组杂交制种.杂交乌鳢生长比斑鳢和乌鳢快30%以上,性情温驯,*驯化摄食膨化颗粒饲养,抗病力强,产量高,每畝池塘放大规格鱼种5000-8000尾,每畝池塘可产商品鱼8000-15000斤,一般水平是7000-8000斤.如投喂冰鲜杂鱼,饲养系数为3.5.如投喂膨化颗粒饲料,饲料系数为0.9-1.1,要比投喂冰鲜杂鱼养殖成本低.目前,养殖杂交乌鳢的经济效益很高,已初步奠定了产业化养殖和发展的基础.三斤重杂交乌鳢加工成的一块皮出口价为7.5美元,内销价为25元左右,加工后的两片冰冻鱼肉,出口价每公斤60元右右.鱼肉还可以加工成鱼肉干.鳞片还可以加工成胶原蛋白,还可以加工成口服液等.杂交乌鳢是我国继罗非鱼.斑点叉尾鲴后的*三条可产业化发展的好品种.但较关键的是要实现杂交乌鳢的杂种不育或规模化生产雄性化的杂种.该鱼适应池塘,网箱高密度养殖,可以在全国推广奍殖.乌鳢(Ophicephalus argus):亦称黑鱼,体呈乌黑色,由背至腹颜色逐渐变浅,圆鳞。冬眠时钻到稀泥里。温暖的季节,乌鳢在水中活动一段时间后,往往需要将头部露出水面,藉以辅助呼吸。  乌鳢(Channa argus)属鲈形目,攀鲈亚目,鳢科,鳢属。俗称:黑鱼、才鱼、乌鱼、乌棒、蛇头鱼、生鱼。英文名:Argus snakehead fish , Northern snakehead 。  体细长,前部圆筒状,后部侧扁。头尖而扁平,颅**、颊部及鳃盖上均覆盖着鳞片。口大,端位,下颌稍**。上下颌、犁骨、口盖骨均具尖锐的细齿。咽头上方有一宽大的鳃上腔,能呼吸空气。背鳍和臀鳍基部都很大,尾鳍圆形。体色暗黑,体侧有许多不规则的黑色花斑,头侧有2条纵横的黑色条纹,背鳍、臀鳍及尾鳍上都有黑色相间的条纹;胸鳍和腹鳍浅黄色,胸鳍基部有一黑斑点。  乌鳢为底栖肉食凶猛性鱼类,平时喜生活在沿岸泥底水草丛生的浅水区,潜伏在水草中等待时机追捕食物,夜间有时在水的上层游动。平时游动缓慢,在缺氧的水体中能借助鳃上腔的辅助呼吸器,不时将头斜露出水面进行呼吸,而且在喉部上方凹陷处贮藏着一定量的气体。当离开水体后还能存活相当长的时间。冬季在深水处,把身体埋在淤泥中越冬,一般很少摄食。春、秋季为摄食旺季,产卵期亲鱼基本不摄食。性凶猛,仔鱼以浮游动物为食;幼鱼以水生昆虫、小虾和小鱼为食;成鱼则捕食其它鱼类。乌鳢长至2龄可达性成熟,怀卵量为1.4-3.4万粒。亲鱼于5-7月在长有茂盛水草的静水浅滩处繁殖。亲鱼成对地活动于产卵场所,非常活跃,有时还跃出水面。雄鱼用口将水草筑成约1公尺直径的“鱼巢”。产卵在宁静的日出之前,先是雌鱼进入鱼巢,腹部向上成仰卧姿势,身体缓缓摇动而产卵;随后雄鱼以同样方式射精。产卵后,雌雄鱼一同守在巢的底下,保护鱼卵,防止敌害侵袭。2-3天后,仔鱼孵出。仔鱼集群生活于近岸的水草丛中,雄鱼随群保护,待幼鱼长至4-5厘米时,亲鱼不再进行保护,幼鱼分散营独立生活。乌鳢生长速度较快,较大个体长可达700毫米,重达5公斤左右。乌鳢分布较广,除西部高原地区外,从黑龙江至海南的河川、湖泊、水库、池塘等各种类型的水体皆产此鱼,国外产于朝鲜西、南部。养殖技术一、大棚养殖
    
        1、大棚条件及苗种放养
    
        (1)大棚条件:水源水量充足,水质清新,池水溶解氧含量5毫克/升以上,pH值为7~8,透明度30厘米以上。每个大棚以1~2亩为宜,水深1.5米左右,塘埂高出水面40~50厘米,大棚内建设硬质水泥护坡。
    
        (2)放养前期准备:清塘消毒,清塘7天后注水。池内建一个用铁丝制成的食台,规格为0.3米×0.4米,固定于岸边水中。每亩池塘要建1~2个食台。
    
        (3)鱼种选择:选用当地生产的鱼种,要求规格一致、体表光洁、肌肉丰满、无伤无病、游动活跃、争食凶猛。
    
        (4)放养时间和规格:大棚专养黑鱼的鱼种有2种规格,一是50克/尾以上的大规格鱼种,宜在初冬放养入池。另一种是60~200尾/千克的小规格鱼种,是由当年早春繁殖苗,经2个月左右的培育而成,宜在6~7月份放养入池。鱼苗放入池中后,用生石灰满池消毒。
    
        (5)放养密度:50克/尾以上的大规格鱼种,每亩放养鱼种4000~5000尾。60~200尾/千克的小规格鱼种,每亩放养6000~8000尾。
    
        2、饲养管理
    
        (1)饲料投喂
    
        ① 饲料种类:黑鱼的饲料分为两种,一是以野杂鱼为主的新鲜动物饵料,二是浮性颗粒饲料。黑鱼是肉食性鱼类,饲料中粗蛋白含量不能**40%。
    
        ② 投饵方法:每天投喂2次,上午、下午各1次。颗粒饲料一般在鱼种阶段投喂,成鱼阶段投喂冰鲜小杂鱼等,投喂前**用药液浸泡消毒。把饲料切成块,待温度与池水水温大致相近时,投喂于食台,日投饵量为鱼体总重量的3%~10%,应根据情况灵活掌握,一般以鱼种不再上食台吃食为度。
    
        (2)日常管理
    
        ① 巡塘:每天早晚各1次,根据天气、水质、鱼类活动情况**并实施各项饲养管理措施。
    
        ② 换水:黑鱼单养由于放养密度大,残饵、排泄物多,池水很*发黑、发臭,较有效的解决方法是经常换水。早期每10~15天换新水1次,每次换水1/3。在7~9月的高温季节,一般是3天一小换,换水1/3,7~10天一大换,换水2/3,以改善水质。
    
        ③ 泼洒水体消毒剂:定期泼洒二溴海因、二氧化氯等水体消毒剂。
    
        ④ 做好池水清洁工作:每天清洗食台,及时捞除水中的剩饵残渣、死鱼等,防止污染水质。
    
        ⑤ 防逃:黑鱼具有较强的溯水能力和过道习性,应做好日常防逃管理工作。应堵塞塘埂漏洞,杜绝塘埂渗水漏水,要加固加高塘埂,维修竹篱笆、尼龙网等围栏设施,以防止黑鱼逃逸。
    
    养殖常见病害及防治技术:1出血病
    
         1.1流行情况出血病是乌鳢鱼种培育和成鱼养殖中的一种常见病,发病率高,易引起大批死亡,此病的主要流行季节是每年的7~9月,发病的适宜水温在27~30℃。由于放养密度高、水质恶化、水中溶氧低、透明度低等原因,常会导致此病暴发。
    
         1.2症状病鱼鳍基、腹部、尾部等处有出血斑,眼球**,眼眶有出血症状。解剖观察,肝脏有块状及点状出血、肠内无食物、肠壁充血。
    
         1.3防治
    
        (1)提高水位,增加换水次数,保持水质清新。
    
        (2)在流行季节,定期用生石灰、强氯精、二溴海因、二氧化氯等消毒药化水全池泼洒消毒,每半个月使用一次,几种消毒药交替使用。
    
         2白皮病
    
         2.1流行情况主要危害乌鳢的夏花鱼种,每年6~8月为流行季节,主要发生在夏花分塘前后,因操作不慎、碰撞鱼体或水质恶化,尤其是放了没有充分发酵的粪肥,病原菌较易孳生和繁殖,鱼体*感染此病。此病病程短,致死率可达50%以上。它从发病到死亡只有2~3天时间。
    
         2.2症状随着病情的扩展蔓延,严重时病鱼尾鳍烂掉或残缺不全,病鱼游动不平衡,头部向下、尾部向上,垂直游动至死亡。
    
         2.3防治发病鱼池可用1mg/L的漂白粉(含有效氯30%)或0.3mg/L的二氧化氯等消毒药物化水全池泼洒。
    
         3腹水病
    
         3.1流行情况此病是近几年来甚为严重的细菌性疾病之一。该病传染快,发病急,死亡率高。主要发病时间是气温较高的夏秋季,流行高峰期水温为20~32℃。
    
         3.2症状病鱼不摄食,体色发黑,大多在池埂边水面慢游,不怕人。大多数病鱼皮下积水、竖鳞;腹部膨大,肛门红肿。解剖观察,腹水清亮或淡红,肝脏土黄色,肠道出血。
    
         3.3防治定期在池塘中投放消毒药物,定期投喂药饵,防治采用外消内服相结合,外用消毒药物强氯精、二氧化氯或二溴海因等全池泼洒,内服氟哌酸或土霉素加上中草药配方的“肝肾康宁”拌饵内服,连用3~5天,**效果较好。
    
         4水霉病
    
         4.1流行情况主要发生在乌鳢受精卵的孵化阶段和鱼苗阶段,由于水环境不良或水温低(15~20℃),特别在阴雨天,可造成受精卵及鱼苗的大批死亡。水霉菌多是腐生性的,大多是因扦捕、运输、体表寄生虫侵袭等导致发病。
    
         4.2症状由菌丝侵入体内后,蔓延扩展,向外生长成绵毛状菌丝,似白色绵毛。病鱼体表粘液增多、焦躁或迟钝,食欲减退,最后瘦弱死亡。
    
         4.3防治
    
        (1)严格用药物消毒孵化池,保持孵化水体清新,捞卵不离水,轻捞轻放不使卵粒受伤。苗种扦捕、运输动作要轻,放苗前用5%的食盐水浸洗鱼5~10min,可预防此病的发生。
    
        (2)用亚甲基蓝0.3~0.5mg/L化水全池泼洒,连用2天,效果较好。
    
         5小瓜虫病
    
         5.1流行情况此病流行于春、秋季。对乌鳢的年龄无严格的选择性。小瓜虫病借助于胞囊及幼虫传播,刚孵出的幼虫侵袭力较强,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弱,水温15~20℃侵袭力较强。
    
         5.2症状病鱼体表、鳍条和鳃瓣上布满白色点状的虫体和胞囊,肉眼可见,病情严重时鱼体覆盖着一层白色薄膜。病鱼在水中反应迟钝,漂浮于水面,不时与固体物摩擦,最后病鱼因呼吸困难而死。
    
         5.3防治养殖鱼池用生石灰**清塘消毒,杀死虫体胞囊。掌握合理的放养密度。加强饲养管理以增强体质。发病鱼池用0.3~0.5mg/L的亚甲基蓝全池泼洒,连用2天。
    
         6车轮虫病
    
         6.1流行情况主要危害乌鳢的鱼苗鱼种阶段。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以4~7月较流行,适宜温度20~28℃。池小、水浅、水质不良、饵料不足、放养过密、连续下雨等情况易发此病。
    
         6.2症状病鱼粘液增多,鱼苗可呈“白头白嘴”症状,病鱼游动缓慢,有的在池水中翻滚、打转,鱼体消瘦,呼吸困难而死。镜检病鱼鳃丝和体表刮取物可见大量车轮虫,诊断**依靠镜检。
    
         6.3防治用0.7mg/L的硫酸铜全池泼洒。在7~8月高温季节,适当减少硫酸铜的浓度,连续泼洒2天
    品种 黑鱼 产地/厂家 广东 用途 鱼苗 生长环境 淡水 生长方式 人工养殖 类型 活鱼 体重 0.001(公斤/尾) 成活率 100(%) 体长 2-5(cm)

    我司创建于一九九二年,现已发展到集养殖、经营各类水产(种)鱼苗、观赏鱼、成品鱼为一体的大型**公司。并于二000年经地区出入境检验*审批注册为出口水产(种)鱼苗、观赏鱼、成品鱼饲养场、中转包装场。同时做为地区检验检疫部门**监管的渔场,每年定期接受水生动物**实验室的检查,完成对本场的动物健康监测计划。于二00一年成为世界渔业协会(WFI)会员。本场与中国各地养殖场建立了稳固的业务关系,拥有**购货权,能全年供应**、多品种的鱼类。   由于业务发展的需要,港兴渔场于二00四年在阳春市投资兴建了占地二百多亩的温泉水鱼场**全年供货,并成立了广州市金牛水产有限公司,已于二00七年投产并经地区出入境检验*审批注册为出口水产品饲养场、中转包装场。   港兴渔场位于有“广州的后花园”之称的广州市花都区,资源丰富,特别有受污染较少的良好的水资源及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的粤北农业基础环境。鱼场交通便利,距广州白云**机场仅十分钟车程(六公里),深圳黄田**机场一个半小时车程,中国香港启德**机场两小时车程。生产能力强大的渔场、广泛而稳固的购货网络,快捷而**的物流通道,是我场为全国以及世界各地客户提供优良服务的基础与**。鱼场现在全国各省市、东南亚、欧美等地区和地区均有稳定的客户,并享有良好的信誉。 广州市金牛水产有限公司将以较加**的服务,热忱欢迎世界各地新老客户来电来函联系。 
    加工方式 : 其他;
    工艺 : 杀菌;浸泡;
    质量控制 : 内部

    欢迎来到广州湘云水产科技有限公司网站,我公司位于历史悠久,交通发达,经济发达,地理位置优越,对外贸易发达的广州市。 具体地址是广东广州花都区公司街道地址,负责人是崔文飞。
    主要经营湘云鲫,大鳞副泥鳅,湘云鲫,大鳞副泥鳅,黄颡鱼。
    我司主要供应养殖 鱼类养殖 黑鱼养殖 等,公司秉承互利共赢的经营理念,为您提供质优价廉的产品及贴心周到的服务。欢迎各界人士考察指导,洽谈合作,共谋发展。

    本页链接:http://www.cg160.cn/vgy-40787591.html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发布,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完整性、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阿德采购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马上查看收录情况: 百度 360搜索 搜狗
我司创建于一九九二年,现已发展到集养殖、经营各类水产(种)鱼苗、观赏鱼、成品鱼为一体的大型**公司。并于二000年经地区出入境检验*审批注册为出口水产(种)鱼苗、观赏鱼、成品鱼饲养场、中转包装场。同时做为地区检验检疫部门**监管的渔场,每年定期接受水生动物**实验室的检查,完成对本场的动物健康监测计划。于二0..
相关分类
附近产地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