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壁抛丸机的介绍 1、用 途: NP-2-15全自动风电塔筒(钢管)内壁抛丸机是我公司研制的新型抛丸清理设备。适用于风电塔筒(各种大径钢管)内壁的表面除锈。表面清理质量*符合工艺求,表面粗糙度能达到或**过Sa2.5级。非常利于现场使用。NP-2-15kw全自动风电塔筒(钢管)内壁抛丸机,运用了抛丸除锈工艺,采用*电机直连式抛丸器,该机采用塔筒自转和抛丸机延着塔筒轴线方向移动方式来实现清理除锈,丸料采用斗式提升机变频器控制上料量,除尘采用离心通风机、滤筒式除尘器除尘,达到现场除尘要求,内壁抛丸机采用了PLC程序控制技术,从而**了所设计的全自动风电塔筒(钢管)内壁抛丸机,能够**干净地完成风电塔筒(钢管)内壁的抛丸除锈。 其主要特点如下: 1、该机抛丸效果好,表面清理质量*符合各厂家工艺要求,清理时间短,**。 2、采用*电机直连式抛丸器及良好的三道密封装置,使除锈效果好,无灰尘。 3、采用变频控制技术,控制设备走行速度,运行过程及停车时无冲击。 4、采用变频控制技术控制抛丸量,可完成各种除锈质量的要求。 5、抛头内采用65Mn弹簧钢板,抛头外采用钢丝及高弹橡胶板密封,**设备经久**。 6、抛头密封采用三层复合式密封,即内侧采用**钢丝刷式的密封,外侧采用聚氨酯**板密封,**板外有塑料毛刷进行密封,确保有良好的密封效果. 7)由于密封良好不漏砂,不外泄灰尘,从而使该机器具有优异的性能,用砂量小、无污染、砂尘分离效果好、只用一名操作工人、工作**。 8)整机功率为30.9KW,用电量少,抛一节直径2米长度2.5米的钢管只需4分钟,抛一节塔筒长30米,直径3米,用时1.7小时。节省电能,用电量是原喷砂设备的1/5-1/10。 6、控制系统采用PLC程序控制,操作方便, 既能手动也能实现全自动控制, 电控系统具备互锁功能,***。 2、主要技术参数 1).抛丸器的主要技术参数 ⑴抛丸器型号:Q034 ⑵抛射速度:≥70m/s ⑶抛丸量:400kg/min ⑷抛丸器数量:2台(也可3台根据客户工件的要求而定) (5)功率; 15x2 Kw 2).设备的主要技术参数 1.电源电压:AC380V(三相四线制) 2.额定总功率:46.9KW(抛丸器15kw.提升机3kw.快慢行走3kw.除尘风机5.5kw.液压系统2.2kw.大车行走2.2kw) 3.液压系统压力: 16MPa 4.抛丸清理时间:≤100分钟/件 (塔筒外径?3200mm 长30000mm);钢管≤4 分钟/件 (钢管直径1.5米-2米、长度2.5米) 5.清理工件范围:Φ(2500-4300)mm×30000 mm、钢管(直径1.5米、长5米) 6.清理工件重量:80T 7.斗式提升机提升量:20t/h 8.钢丸规格(直径):φ1-φ1.8 mm 9.贮丸箱贮丸量: 0.8t-1.5 t 10.离心通风机型号:9-26型高压离心风机 11.滤筒式除尘器型号:PL-4500A脉冲反吹滤筒式除尘风机 12.整机尺寸:塔筒机型36000mm×2050(2400mm)×5000 mm钢管机型8000mm×1500×3000 mm 14.整机重量:8.8 t 3.组 成 该设备由下列各部分组成:底座机架;液压升降系统;横梁;横梁行走小车;抛头及密封;丸料提升机;脉冲反吹滤筒式除尘器;及电气控制系统。 4.工作原理 该机的工作原理是内壁抛丸机与外壁抛丸机同时工作,塔筒或钢管**按照一定的方向旋转,内壁抛丸机的提升机将丸料从下料箱提升到抛丸器的进料口,抛丸器将丸料从抛口抛出,将丸料打到塔筒表面,将塔筒表面的锈迹除掉,铁锈与丸料被弹回储料箱,铁锈则被风机吸回除尘箱,经滤芯过滤,洁净的空气排入大气中。落入储料箱的丸料又循环使用。小车在横梁上进行抛丸的同时,也在横梁上行走,行走是变频调速的,被打完的塔筒表面呈现一条两米宽,环形螺旋状的银白色条带,将小车的行走速度与塔筒的转速进行相配合,使之相邻的银白色条带相互重合,这就使被打的塔筒表面无任何遗漏。钢管打砂的方式可以改变为:在打砂的过程中,打砂小车不同时移动,打完一圈后,在移动一个工作位置,再打一圈。直至将钢管内壁打完。 抛丸开始前,一个全自动光栅感应装置侦测到零件位置,并相应调节抛头与零件的相对位置。
青岛抛丸机造型机械总公司是集科研、开发、生产、经营为一体的产业化实体,已经形成国内铸造机械成套装备工程中心。青岛抛丸机 pwjlm 关键以抛丸机 为主; 青岛抛丸机 路面抛丸机 抛丸机配件 抛丸清理机 抛丸除锈机 抛丸强化设备 钢管抛丸机 履带抛丸机 钢管内外壁抛丸机...产品设计全部采用CAD计算机辅助设计,具有年生产铸造机械3000台套能力,是中国铸造机械行业品种较全、技术含量较高。规模较大的生产铸造机械基地和技术开发中心;可承包铸造机械的非标设计、制造、安装调试、咨询服务和人员培训以及各类铸造生产线交钥匙工程。公司销售处郭典松随时欢迎各界同仁、各界朋友的到来,愿通过真诚合作,携手共创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