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机器人需求大幅增长。2013年中国成为机器人市场,2014年约占销量的1/4。在市场需求推动下,我国机器人产业迅速发展。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理事长曲道奎介绍,目前我国较大的机器人开发区、产业园已有30多个,**器人概念的上市企业**过百家,和机器人有关的企业已达上千家。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还有很大的潜力。**上通常用每万名工人机器人拥有量来衡量机器人普及水平。目前,我国每万名工人机器人拥有量为23台,日本、韩国则**过了300台。
“机器人产业的上游是**零部件,相当于‘大脑’,该领域国内基本依赖进口。中游是机器人本体,也就是机器人的‘身体’。下游是系统集成商,目前国内95%的企业集中在这一环节。”曲道奎说,国内大大小小数百家企业在低端市场上同质化扩张。我国机器人产业迫切需要全面突破关键零部件与**技术,夯实产业基础,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加高设计人机交互界面,使操作较便捷;500KG载重,满足基本货物搬运需求。
双向滚筒AGV,通过与动力接驳平台对接使用,形成全自动无人化搬运系统。
该类型叉车AGV适用于栈板类货物搬运,大大提升了无人搬运的工作效率。
蓝芯科技自研的滚筒搬运机器人(视觉导航机器人)视觉定位导航技术充分利用室内应用环境中丰富的特息,
伺服系统位置控制模式的关键参数“电子齿轮”是个性较强的技术术语,工程技术人员在应用中一般是套用公式。本文讨论伺服驱动器发出脉冲,控制电机位移量;数控技术使用户可以选择设定值,实现电子化“变速”的基本思路,及对“电子齿轮”的应用体会。
现代工业的发展,在机械加工,冶金制造、分切输送、机器人或机械手等领域,被控对象的动作越来越复杂化、多样化,它们都涉及到各自的位置定位,并且有着越来越高的控制要求。交流伺服系统是目前工业自动化传动技术的技术之一,它使得输出的机械位移(或转角)准确地跟踪输入的位移(或转角),数控技术确保执行元件跟随设定的指令,进行人们期望的运动。它具备有位置、速度和力矩三种控制方式,主要用于高精度的定位,可以满足各类复杂机械位移(或转角)变化定位要求。
◆ 对“电子齿轮”的理解
伺服系统一般具备环节:伺服电机、伺服驱动器和实施控制的上位机,上位机大都用PLC或单片机。
伺服电机是这个系统的执行元件,伺服系统靠脉冲来定位,而位置控制的基本点是上位机依据被控对象的具体控制要求,编制程序;伺服驱动器执行上位机程序,输出脉冲。这样,带有特定程序规则的脉冲电源让伺服电机驱使机械部件实现位移或转角,完成工序作业任务。可见无论控制对象的要求千变万化,其准确的位置定位必然与脉冲的数量和每单位脉冲期间机械部件的移动量这样两个要素密切相关。
就机械构成而言,伺服电机输出轴与负载输入之间通常都有减速装置,它反映了伺服电机与负载输入之间转速的对应(倍率)关系,俗称速比。由于机械结构的特点,这样的机械传动系统一旦确立,那么减速装置的速比就是固定的,如果需要调整,就意味可能废除原有硬件,重新制作安装,显然不是很方便。能不能找到较方便且有效的途径,让机械系统的速度变化在一定的范围内可调整、设定呢?
微电子技术和大功率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产生了伺服驱动器,它采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作为控制**,实现比较复杂的控制算法,达到数字化、智能化;其功率器件采用以智能功率模块(IPM)为**的驱动电路,同时具有过电压、过电流、过热、欠压等故障检测保护,在主回路中还加入软启动电路,以减小启动过程中的浪涌电流对驱动器的冲击。伺服驱动器的输出电源是对交流三相或单相电进行整流,得到相应的直流电,通过正弦脉宽调制(SPWM)电压型逆变器变频来驱动伺服电机。这样伺服电机接受来自驱动器输出的脉冲,在脉冲宽度的时间段内,电机实现位移,一串这样的脉冲就使得电机旋转起来,进而驱动机械负载。由于伺服驱动器输出电源采用了正弦脉宽调制技术,这种技术的特点是输出的脉冲串不等宽,它可以根据控制信号来产生脉宽。如此,伺服电机的移动量就可以随脉宽的可控特性来选择、设定,灵活调整而未必变更硬件。换句话说,即使相同频率的脉冲串,由于用户对电机在其对应的脉冲宽度内移动量的设定值不一样,电机速度乃至负载侧速度就会不一样,它所起的作用与机械变速齿轮相似,但是却不像机械变速齿轮那样有这样描述“电子齿轮”的作用:机械可以以倍率的输入脉冲进行移动。
安徽金云网络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4月,我们专注为全国中小企业提供企业网站制作、400电话、小程序制作、企业营销推广等互联网服务。在为中小企业提供基础互联网的同时,我们在这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在技术和行业领域应用中进行创新和突破,截止2023年5月,我们已在人工智能领域、农业物联网、工业物联网等领域拥有成熟的产品和自主知识产权,已累积合作客户约3600多家,并与全国多家国企、上市公司等企业达成长期合作协议。 我们始于互联网,所以深知“坚持和创新才能转化为生产力”是互联网的**竞争力,凭借对软件和互联网行业的深刻理解,我们在坚持行业基础服务的同时,不断探索客户需求和凝聚大量人才去迎合市场的创新需求,公司现拥有商标3件、软件著作权15件、1件、其它相关行业证书3件。利用我们自主知识产权,我们将致力于为用户提供的行业解决方案,和客户一起互联网服务的革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