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技术与业务的相互融合,业务连续性管理不仅局限于信息系统的灾难恢复服务,而是延展到了更为广泛的企业业务管理领域。ISO/IEC 22301:2019 《社会安全 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要求》的颁布代表了全球业务连续性管理的大趋势,在2013年中国颁布GB/T30146也为中国在业务连续性管理方面的积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会,旨在帮助企业认识到潜在的和相关影响,针对组织业务影响分析制订相应的业务连续性恢复计划,从而提高企业的风险防范能力,以及有效地响应非计划的业务破坏并降低不良影响。广东昊霖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服务领域主要从事ISO26000社会责任管理体系认证证书;GBT39604社会责任管理体系认证证书;SA8000社会责任管理体系认证证书;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ISO20000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证书;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认证;供应链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等
先要了解这个组织,内部和外部需求,并确定管理体系的范围。特别需要要求组织明确其各相关方的具体要求,比如机构、顾客和员工。它必须特别了解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用来确定业务连续性管理系统的范围。ISO 22301特别强调业务连续性管理需要合适的。这是为了管理层能够确保提供适宜的资源、建立业务连续性管理系统方针、任命业务连续性管理系统实施和维护的人员。
制定和实施BCM响应:
指引中要求商业银行应该制定覆盖所有重要业务的业务连续性计划,并建立制定总体应急预案和重要业务专项应急预案。同时还强调了应当要求重要业务及信息系统的外部供应商建立业务连续性计划,其业务连续性计划的有效性,其业务恢复目标应当满足商业银行要求。另外根据银行业同业间的特点,特别强调了商业银行应当注重与金融同业单位、外部金融市场、金融服务平台和公共事业部门等业务连续性计划的有效衔接问题。
ISO 22301管理体系框架能够帮助企业制定一套一体化的管理流程计划,使企业对潜在的灾难加以辨别分析,帮助其确定可能发生的冲击对企业运作造成的威胁,并提供一个有效的管理机制来阻止或抵消这些威胁,减少灾难事件给企业带来损失。整体BCM方案必须通过确定范围、风险评估、业务连续性管理战略、业务连续性目标、开发计划、教育训练、演习、测试、审查和持续改进等活动得到管理。
BCMS也应包括风险评估(RA)和业务影响分析(BIA),这是ISO22301的内在组成部分和基本组成部分、确定优先活动、受依赖和资源应支持的关键产品和服务,以及他们的失败将对组织产生的影响。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各种风险呈现集中爆发的趋势,积推进《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指引》的贯彻落实,加快建立和完善银行业金融机构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要充分借鉴和引进国际实践和标准规范,加强组织建设,明确责任、落实工作职责,科学制订业务连续性计划,系统地推进灾备系统、应急体系建设,积开展应急演练。建立常态化评估维护机制,形成企业的BCM文化,使每个员工建立防灾意识,自觉自愿的参与到银行的BCM各流程活动中。
如果想保障保险企业的业务不间断,单依赖灾备技术还不够,从管理层面上来说,如果没有正确的流程和管理把控,很难在意外来临之时做到临危不乱。业务连续性管理将为应对由此带来的新型风险、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此次战略合作对发挥保险的优势助力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广东昊霖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是一家以“互联网+标准化”为核心的新型检测认证咨询机构。本组织认证以帮助企业走向世界为使命,以ISO9001认证、ISO14001认证、iso45001认证等国际认证和产品认证咨询服务为基础,整合国内外检验检测机构、、认证机构、高校、借助互联网技术的科研机构等资源,聚集一支检验认证行业经验丰富、战斗力强的团队,建设的线上线下检测认证服务和线下公共检测认证共享平台,为企业提品研发、质量检测、管理体系、注册认证等服务,帮助企业解决从科研成果到产品转化的“一公里”问题,减少企业创新和研发资金投入,降低产品开发成本,提高成果转化效率,帮助企业从标准化角度突破贸易壁垒。与此同时,基于认证企业的智能供需评估平台在各个行业的供应链中逐渐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