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审核在完成对申请方的文件审查和预审基础上,审核组长要制定一个审核计划,告知申请方并征求申请方的意见,申请方接到审核计划之后,如果对审核计划的某些条款或安排有不同意见,立即通知审核组长或认证机构,并在现场审核前解决好这些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之后,审核组正式实施现场审核,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对申请方进行现场实地考察,验证EMS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书等一系列文件的实际执行情况,从而来评价该环境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判别申请方建立的环境管理体系和ISO14001标准是否相符合。在实施现场审核过程中,审核小组每天都要进行内部讨论,由审核组长主持,全体审核员参加,对本次审核的结构进行全面的评定,确定现场审核中发现的哪些不符合情况需写成不符合项报告及其严重程度。
着力提升质量治理能力。当前,我国产品质量体系特别是质量法律法规和制度还不够完善,质量力量特别是基层力量不足,社会诚信体系还不够健全,质量安全事故时有发生。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进一步做好质量工作,必须充分运用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健全“双随机”抽查机制,建立质量安全风险管理、产品伤害监测和服务质量监测制度,推进质量信用分类,依法严厉打击质量违法行为。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完善国家量值传递溯源体系,推行电子商务等新业态认证认可制度,加快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加强技术性贸易措施的研究和应对。加强质量国际合作,深化质量技术国际交流,建立健全合作机制,做到产品和服务质量双提高,实现国内和国外消费者双满意。
注:本标准基于策划—实施—检查—改进(PDCA)的运行模式。关于 PDCA 的含意简要说明如下:
——策划:建立所需的目标和过程,以实现组织的环境方针所期望的结果;
——实施:对过程予以实施;
——检查:根据环境方针、目标、指标以及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对过程进行监测和测量,并报告其结果;
——改进:采取措施,以持续改进环境管理体系的绩效。
许多组织通过由过程组成的体系以及过程的相互作用对运行进行管理,这种方法称为“过程方法”。GB/T 19001—2000
提倡使用过程方法。由于 PDCA 可以应用于所有的过程,因此这两种方法可以看作是兼容的。
图 1 本标准的环境管理体系 (EMS) 模式
本标准第二版的修订是更加明确地表述版的内容:同时对 GB/T 19001 的内容予以必要的考
虑,以加强两标准的兼容性,从而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
为便于使用,本标准附录 A 和正文第 4 章的相关条目采用了对应的序号,如 A.3.3 对应 4.4.3,其内
容都是关于目标、指标和方案的论述,A.5.5 和 4.5.5 的内容都是关于内部审核等。另外,还在附录 B 中
给出了 GB/T 24001—2004 与 GB/T 19001-2000 之间相近技术内容的对应关系。
本标准规定了对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能够用于对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进行认证(或注册)和
(或)自我声明。本标准和用来为组织建立、实施或改进环境管理体系提供一般性帮助的非认证性指南有
重要区别。环境管理涉及多方面内容,其中有些还具有战略与竞争意义。一个组织可以通过对本标准的成
功实施,使相关方确信组织已建立了适当的环境管理体系。
其他一些标准,特别是 ISO/TC 207 制定的关于环境管理的各种技术文件,提供了环境管理支持技术
的指南。对其他标准的参阅仅用于获取信息。
本标准仅包含那些可以进行客观审核的要求。须要得到对环境管理体系中诸多问题更加的组
织,可参阅 GB/T 24004—2004。
本标准除了要求在方针中承诺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和其他应遵守的要求,以及进行污染预防和持
续改进外,未提出对环境绩效的要求,因而两个从事类似活动但具有不同环境绩效的组织,可能都是
符合本标准要求的。
系统地采用和实施一系列环境管理技术,有助于为所有相关方带来更好的结果。然而,采用本标准本
GB/T 24001—2004/ISO 14001:2004
本标准等同采用 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本标准代替 GB/T24001-1996.
本标准与 GB/T24001-1996 的主要差异为:
——名称中的“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改为“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对术语作了下列修改:
增加了对审核员、纠正措施、文件、不符合、预防措施、程序、记录等 7 个术语的定义。
术语“环境表现(行为)”改为“环境绩效”。
对持续改进、环境影响、环境管理体系、环境目标、环境绩效、环境方针、环境指标、内部审核、组
织、污染预防等 10 个术语的定义作了编辑性修改。
——对要素作了下列修改:
“目标和指标”和“环境管理方案”合并为“目标、指标和方案”;
“组织结构和职责”改为“资源、作用、职责和权限”;
“培训、意识和能力”改为“能力、培训和意识”;
“环境管理体系文件”改为“文件”;
“检查和纠正措施”改为“检查”
“监测和测量”分解为“监测和测量”和“合规性评价”;
“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改为“不符合、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记录”改为“记录控制”。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改为“内部审核”。
本标准的附录 A 和附录 B 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环境管理标准化技术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负责起草。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合格评定、华夏认证、中国质量认证中
心、方圆标志认证、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海尔集团、广州本田汽车
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范与华、李燕、王顺祺、刘克、陈全、张天柱、黄进、糜建青、史春洁、陈建伟。
本标准 1996 年发布,2005 年次修订。
引 言
现在,各种类型的组织都越来越重视通过依照环境方针和目标来控制其活动、产品或服务对环境的影
响,以实现并证实良好的环境绩效。这是由于有关的立法更趋严格,促进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和其他措施
相继制定,相关方对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也在普遍增长。
许多组织已经推行了环境“评审”或“审核”,以评价自身的环境绩效。但仅靠这种“评审”和“审
核”本身,可能还不足以为一个组织提供保证,使之确信自己的环境绩效不仅现在满足,并将持续满足法
律和方针要求。要使评审或审核行之有效,须在一个纳入组织整体的结构化的管理体系内予以实施。
环境管理标准旨在为组织规定有效的环境管理体系要素,这些要素可与其他管理要求相结合,帮助组
织实现其环境目标与经济目标。如同其他标准一样,这些标准不是用来制造非关税贸易壁垒,也不增加或
改变组织的法律责任。
本标准规定了对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使组织能根据法律法规要求和重要环境因素信息来制定和实施
方针与目标。本标准拟适用于任何类型与规模的组织,并适用于各种地理、文化和社会条件。其运行模式
如图 1 所示。体系的成功实施有赖于组织中各个层次与职能的承诺,特别是高管理者的承诺。这样一个
体系可供组织制定其环境方针,建立实现所承诺的方针的目标和过程,采取必要的措施来改进环境绩效,
并证实体系符合本标准的要求。本标准的总目的是支持环境保护和污染预防,协调它们与社会和经济需求
的关系。应当指出的是,其中许多要求是可以同时或重复涉及的。
管理评审
检查
持续改进
公司简介
宁波三晨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各种体系认证咨询管理、企业管理体系认证、产品认证、管理咨询等综合机构,公司拥有多名国内企业管理咨询师、体系认证咨询师、职业验厂人员、十环认证咨询师。业务遍及宁波市(余姚市、慈溪市、奉化市、宁海县、镇海区、象山、北仑区、鄞州区、海曙区、江东区、江北区)、台州、温州、金华、嘉兴、海宁、杭州、舟山市等浙江省内外。
宁波三晨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主要运营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9001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OHSAS18001职业健康认证、TS16949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十环认证、CE、ROHS环保认证、各种质量验厂、企业管理咨询等标准领域,服务好,。
公司运作以来,已与国际国内认证机构如:TUV、DNV、BV、SGS、UL、ITS、VDE、CQC、CCS、AQA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我们悉各类认证操作流程和要素,短时间拿到证书。
1991年7月,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成立了"环境战略咨询组"(SAGE),把环境管理标准化问题提上议事日程,经过一年多的工作,SAGE向ISO提出建议:要向质量管理一样,对环境也制定一套管理标准,以加强组织获得和衡量改善环境的能力。根据SAGE的建议,ISO于1993年6月正式成立一个机构TC207,着手制定环境管理领域的国际标准,即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
宁波三晨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专注于ISO9001、(TS)IATF16949 、ISO14001、ISO45001咨询认证。是宁波一家咨询公司,公司以:“价格,认证周期短、师资力量”宗旨为企业服务。确保企业“证书通过率”,“证书国家认监委网站可以查询” 宁波三晨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15年的咨询经验,于企业质量管理体系(9001、16949),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1),职业健康及安全管理体系(ISO45001)咨询认证工作。目前公司在五金、塑料、橡胶、纺织、电器、建筑、制药、汽车、航空、石油、服务性行业等领域咨询1600多家公司。公司尤其在ISO9001、(TS)IATF16949咨询认证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和的师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