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在彻底燃烧后所剩下的残渣称为灰分,灰分分外在灰分和内在灰分。外在灰分是来自顶板和夹研中的岩石碎块,它与采煤方法的合理与否有很大关系。外在灰分通过分选大部分能去掉。内在灰分是成煤的原始植物本身所含的无机物,内在灰分越高,煤的可选性越差。灰是有害物质.动力煤中灰分增加,发热量降低、排渣量增加,煤容易结渣;一般灰分每增加2% ?发热量降低10okcal / kg 左右。冶炼精煤中灰分增加,高炉利用系数降低,焦炭强度下降,石灰石用量增加;灰分每增加1 % ,焦炭强度下降2 % ,高炉生产能力下降3 % ,石灰石用量增加4 % .
煤的水分分为两种,一是内在水分(Minh ) ,是由植物变成煤时所含的水分;二是外水(Mf ) ,是在开采、运输等过程中附在煤表面和裂隙中的水分.全水分是煤的外在水分和内在水分总和。一般来讲,煤的变质程度越大,内在水分越低。褐煤、长焰煤内在水分普通较高,贫煤、无烟煤内在水分较低
水分的存在对煤的利用其不利,它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运输资源,而且当煤作为燃料时,煤中水分会成为蒸汽,在蒸发时消耗热量;另外,精煤的水分对炼焦也产生一定的影响。一般水分每增加2 % ,发热量降低100kcal/kg(大卡/千克);冶炼精煤中水分每增加1 % ,结焦时间延长5 一10min .
煤炭化验项目:
一般包括煤炭化验指标包括:煤的发热量(热值)、含硫量(硫份)、灰分、挥发份、固定碳、焦渣特征、全水分、分析水等指标。若是焦煤的话,还需要化验粘结指数(G值)、胶质层(X值、Y值)等指标,更多的指标还包括煤炭的灰熔点(灰熔融性)、碳H、哈氏可磨指数、煤的燃点、奥亚膨胀度、煤炭活性、煤炭结渣性等指标等–
煤炭质量检测方法:
GB/T 3715 2007煤质及煤分析有关术语
GB/T 5751—2009中国煤炭分类
GB/T 7562—2010发电煤粉锅炉用煤技术条件
GB/T 15224.1—2010煤炭质量分级第1部分:灰分
GB/T 15224.2—2010煤炭质量分级第2部分:硫分
GB/T 15224.3 2010煤炭质量分级第3部分:发热量
GB/T 17608—2006煤炭产品品种和等级划分
GB/T 18666 2002商品煤质量抽查和验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