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誉鹤阀业有限公司做耐腐蚀阀门。双相钢球阀是专为含氯离子的介质使用设计的阀门,双相钢球阀材质2205、2507双相钢、F51、F53双相钢锻件。
2507和2205是铁素体-奥氏体(双相)不锈钢,它综合了许多铁素体和奥氏体有益的性能,,由于该钢铬和钼的含量都很高,因此具有好的抗点腐蚀、抗缝隙腐蚀和均匀腐蚀的能力,具有很高的抗应力腐蚀破裂的能力,而且机械强度也很高。
我们公司的双相钢球阀,按照API、ANSI、ASME、AISI等标准设计制造,法兰连接,通径DN15-D**00,压力150LB-1500LB。球阀结构有:浮动球、固定球、二通、三通、V型球、偏心半球等不同的类型。2205美标法兰双相钢球阀适用海水等介质,用在化工、废水废气处理、海水淡化、水处理、食品、等行业,耐氯离子腐蚀。
阀门参数
产品型号:Q45F,Q341F,Q941F,Q47F,Q641F;
连接方式:法兰;
阀门功能:切断,调节;
设计结构:O型球,V型球,偏心半球;
设计:防静电,*密封阀座;
操作方式:手动,电动,气动,蜗轮;
执行标准
设计标准:API608、API600,
压力温度标准:ASME B16.34,
结构长度标准:ASME B16.10,
法兰尺寸标准:ASME B16.5,
检验和测试标准:API598。
我公司的2205双相钢高平台焊接球阀,耐海水腐蚀,通径DN10-DN100,压力PN16-PN100。阀体材质:铸造2205双相钢,阀座PTFE,RPTFE,PPL,PEEK。2205双相钢高平台焊接球阀,设计有与执行器连接的高平台,左中右三段式阀体设计,更换密封圈方便快捷。
阀门参数
产品型号:Q61PEEK、Q661F、Q61PPL、Q961F;
公称通径:DN10-DN100;1/4"-4";
公称压力:PN1.6MPa-10.0MPa,150LB-800LB;
操作方式:手动,电动,气动;
连接方式:对焊接;
阀门功能:切断;
使用介质:海水、氯离子液体、酸、碱、盐、烟气、废水等腐蚀介质。
2507、2205双相不锈钢是在其固淬组织中铁素体相与奥氏体相各占一半,一般少相的含量也要达到30%的不锈钢。双相不锈钢是在18-8奥氏体不锈钢的基础上,提高Cr含量或者加入其他铁素体元素形成的,不仅具有奥氏体加铁素体双向组织,而且节约了Ni合金。双相钢具有优异的耐应力腐蚀破裂的能力,耐局部腐蚀能力,耐疲劳腐蚀能力,耐磨损,尤其是在含氯离子的环境中。
电动执行器性能符合JB/T8528-1997(普通型阀门电动装置技术条件)的规定。隔爆型的性能符合GB3836.1-2000(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部分:通用要求) GB3836.2-2000(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2部分:隔爆型“d”)及JB/T8529-1997(隔爆型电动装置技术条件)的规定。
电动技术条件
1、电源:电机为三相交流AC380V,50Hz。控制为二相交流AC220V,50Hz,可选电源:AC220~660V,50.60Hz。 2、防爆等级:T1-T4组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
3、防护等级;IP65/67(订货IP68)。
4、电机为工作制;额定运行时间10分钟。F级绝缘。
5、防腐涂装:高温烤漆。
6、控制模式:开关量,模拟量,总线制,总线+常规。
球阀在管路中主要用来做切断、分配和改变介质的流动方向,球阀适宜做切断阀使用。球阀密封可靠,维修方便,密封面与球面常在闭合状态,不易被介质冲蚀,易于操作和维修。我们公司球阀为腐蚀工况设计,能抵抗海水、化工废水、脱硫水等介质的腐蚀。如果您在腐蚀工况遇到难题,我们热烈欢迎您找我们咨询,我们为您解决问题。
上海誉鹤阀业有限公司主营生产:2205、2507双相不锈钢、1.4529、254SMo、304钛的球阀、蝶阀、闸阀、截止阀、刀型闸阀。我们公司兼营进口阀门维修。 我们工厂占地面积11500多平米,现有生产车间6000多平米,工厂有一支具有扎实理论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的生产技术队伍,在阀门设计、阀门制造工艺、阀门标准、阀门材质等方面具有较高水平,誉鹤阀业技术工程师(具有中、技术职称)以技能为客户排忧解难。 产品制造标准:中国GB、HG、JB、SH标准;美国ANSI、美国API、美国ASME、美国ASTM;日本JIS、德国DIN等各标准准。公称通径:3/8″-80″、DN10-DN2000;公称压力:CLASS150-1500LB、PN0.6-32.0MPa。 电动、气动配套厂家: 电动执行器:德国AUMA奥玛、德国西门子、英国罗托克;扬州电力设备修造厂(大力)、天津百利二通、常州电站辅机总厂、常州兰陵、瑞基、澳托克等。 气动执行器:德国盖米、德国AT、捷克ABO、闽台亚德客、无锡圣汉斯等。 计算机设计与制造: 誉鹤阀业把产品品质和技术力量定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誉鹤阀业注重产品品质,通过采用计算机设计(CAD)和计算机制造(CAM),推进企业技术进步、提高产品品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