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高能容量氧化锌压敏电阻——高放电通流容量;
**反应能力;
一体化结构;
失效指示功能,红色窗口出现为失效状态;
热敏控制过热危险脱扣机构,联动指示窗口;
符合SPD***GB18802.1-2011要求规范,使用时并联在电源线路上,它利用其自身当两端电压**规定电压后通过的电源呈指数规律增长的伏安特性,能够***将窜入电力传输线的瞬时过电压限制在设备或系统所能承受的电压范围内,达到将强大的雷电流泄流入地、抑制浪涌、泄流和限幅作用,从而保护被保护的设备或系统不受冲击而损坏。
扬州雷明电气有限公司主要产品:
I级试验浪涌保护器(也称T1级浪涌保护器,还称1级10/350us浪涌保护器)
冲击电流为:Iimp=12.5kA(1级浪涌In=100KA)、Iimp=15kA 、Iimp=25kA浪涌保护器、带RS485通讯接口的1级浪涌保护器、
II级试验(也称2级二级浪涌保护器)标称放电电流10KA、20KA、30KA、40KA、60KA、80KA、100KA、120KA、150KA、200KA浪涌保护器、690V风电浪涌保护器、光伏直流防雷器、
PT中性点保护器YZ-F-MS25-PVT/FM、
电压互感器二次接地保护器F-MS25-PVT/FM、
PT电子式击穿保险器F-MS25-PVT/FM击穿保险,
低压避雷器HY1.5W-0.8/2.3 HY1.5W-0.5/2.6
以上为扬州雷明电气有限公司生产的主要产品,商标:雷明。
产品特点。.
电源保护器按工作原理分:
限压型:其工作原理是当没有瞬时过电压时为高阻扰,但随电涌电流和电压的增加其阻抗会不断减小,其电流电压特性为强烈非线性。用作此类装置的器件有:氧化锌、压敏电阻、抑制二管、雪崩二管等
开关型:其工作原理是当没有瞬时过电压时呈现为高阻抗,但一旦响应雷电瞬时过电压时,其阻抗突变为低值,允许雷电流通过。用作此类装置时器件有:放电间隙、气体放电管、闸流晶体管等。
分流型或扼流型 分流型:与被保护的设备并联,对雷电脉冲呈现为低阻抗,而对正常工作频率呈现为高阻抗。 扼流型:与被保护的设备串联,对雷电脉冲呈现为高阻抗,而对正常的工作频率呈现为低阻抗。
配有劣化状态指示灯(红灯亮,防雷器故障,需及时更换),方便安装与维护。
B+C级保护,泄放能量大,残压低。(每线Iimp50KA Up≤ 2000V)
采用***自点火技术,无工频续流,无漏电流,系数高。
**部件采用抗氧化、耐电弧烧蚀、性能的合金材料制成,抗环境能力强,使用寿命长。
产品详细特点:
内置热脱扣装置、内置温控断路技术、击穿失效时能自动断开,过热时起保护器作用。
红色指示产品故障、提示更换、如窗口没有颜色,显示工作状态,。
无续流、低漏流、电涌泄放能力大、电压保护水平符合。
可带RS485通讯接口及附加遥信报警装置(选配)、通讯接口并配套RS485通讯模块(选配),提供远程故障。
带RS485通讯接口的浪涌保护器采用单片机为处理单元实现4路开关量输入状态指示和RS485通讯功能,配套YLSP系列浪涌保护器本体,具有产品抗干扰能力强,**性高。
适合**变电所和需要“遥信”功能的场所要求。
主要特点:
通流量大、残压低、响应速度快、无续流
内置热脱扣装置,使保护器因过热、击穿失效时能自动断开
标准35MM导轨安装的模块化设计,非常便于安装和维护
窗口颜色显示工作状态,绿色为正常,红色指示产品故障
Iimp12.5ka防雷器
up2.5kv防雷器up2.0kv
uc385v电涌保护器
标称10ka防雷器
通流量40ka浪涌
放电电流80ka
防雷器Imax60ka
单相防雷模块式
可选择附带遥信端子,便于远程报警控制
安装说明:
电涌保护器****安装熔断器或断路器以防止因雷击而产生的工频续流对开关型SPD及其线路的损坏,防止因限压型器件的老化而引起漏电流增大而造成的线路故障。
电涌保护器**安装,安装时应断开电源.先连接接地端,再连接其他线路。
电涌保护器一旦安装好,不要随意更改产品安装位置和接线方式,否则会影响防雷系统的功能。
防雷接地应符合防雷规范要求,L1、L2、L3为相线,N为零线,PE为接地线(尽可能短且直),接地电阻应小于10Ω。
安装注意事项:严禁带电操作,安装时**切断电源,连接导线**符合线径的要求。
当模块故障显示窗口指示红色时,表示防雷器已经失效,应及时更换新的产品。
hdxxw 青州东威机械有限公司是长期专注于机械及行业设备领域。本公司倡导“**、务实、**”的企业精神,具有良好的内部机制。优良的工作环境以及良好的激励机制,吸引了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拥有完善的技术研发力量和成熟的售后服务团队。我们的宗旨是:“用服务与真诚来换取你的信任与支持,互惠互利,共创双赢!”我公司愿与国内外各界同仁志士竭诚合作,共创未来! 主营产品:建筑机械、淋灰机、沙石处理机、其他行业**设备 yi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