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苏州高企认定申报时须这些失分项
对于申报而言,企业不打无准备之仗,应、有序、合理、精细地准备认定前期工作,将有助于提高认定的成功率。以下是小编权智天下为您整理的一些失分项,以备您申报时。
知识产权的失分点:
1、不满足规则层面的需求:
例如:某企业填了10项软著,但近三年只有5项有效;或企业只有一个发明,但是评审时发现,这个发明的人不是申请主体,且这个发明未缴年费已经失效。
2、不满足技术层面的要求:
例如:企业有6项软著,但评审时认为,其中两项软著在技术上没有丝毫的区别,只认可其中一项。
权智天下建议:
1、企业准备申报工作中需重视知识产权的布局、规划管理,需紧密结合企业的研发活动、相关技术,确保知识产权的数量、质量满足基本要求。
2、需明确受让等形式获得的知识产权得分很低,占许可已不被认可,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人均为申报企业,且仍有效,避免重复使用。
管理水平的失分点
1、材料漏放或错放某个文件,组织管理不符合企业实际情况。
2、材料内容前后矛盾、逻辑错误,甚至出现别的企业名称,产学研等。
3、整个组织材料明显不健全或照搬互联网资料。4、企业组织框架混乱,如实际没有设立的部门出现在组织框架里。
权智天建议:
1、归集每个项目的材料,确保材料的完整性。
2、完善并丰富材料的质量,确保前后逻辑一致。
3、制定研发组织管理制定及立项文件,开展产学研合作活动。
4、建立激励奖励制度、科技人员培养进修等制度。
科技成果转化的失分点
1、错误理解科技成果转化的内涵与逻辑关系。
2、缺少材料支撑,科技成果转化不仅有数量要求,还有质量要求。
权智天下建议:
1、准确把握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要求、内涵与逻辑关系。
2、把握科技成果转化是一直以来行之有效的各项原则。
3、整理归集材料,保证数量的要求,以及每个转化都有相应的材料支撑。
成长性的失分点
1、企业的净资产增长率不高
2、销售收入增长率低
权智天下建议:
企业后期要努力发展壮大,让财务数据有利于得分,这在目前的申报周期内并不现实。但我们可以将其他评分部分尽量做到,以弥补这块的失分。
认定为什么一定要趁早
很多老板也许会有疑问:2019年拟认定名单才刚刚公示完,怎么马上又呼吁准备2020年的认定工作?别急,这就给您解答疑惑!
认定为什么一定要趁早?
1从政策方面来讲
• 近几年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加上宽松的创新创业政策助推,数量快速增长。
• 数量越来越多,毫无疑问,高企认定政策必将逐步收紧,认定门槛必将逐步抬高。2019年度认定的企业可能已感受到这种“寒意”。
2从企业获益来讲
(1)税收优惠
• 通过高企认定当年即可减按15%税率享受所得税优惠。通过认定越早,享受优惠也就越早;税收优惠,特别是对企业在早期的成长助推作用也更大。
(2)认定补贴
• 成为可以申请资金补贴。换言之,目前申请认定有可能额外。
• 随着数量增长,政策收紧,试想补贴会一直给吗?哪天突然没补贴了,不仅得自己花钱去认定,而且政策收紧了通过还会更困难。
所以,一般当年的高企认定结束后,即启动次年度的高企认定准备。
浅谈提高2020年苏州申报率的方法
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申请“”,全国各地每年都有成百上千家企业成功申请。以为申报就能成功,从实际上来说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技术手段来提高通过率。
首先介绍下高企的评分构成:
1.知识产权30分;2.科技转化30分;3.研发管理20分;4.企业成长20分。
其中,企业综合评分在71分及以上才会初审通过。
科技转化
定义:由技术根据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总体情况和近3年内科技成果转化的年平均数进行综合评价。同一科技成果分别在国内外转化的,或转化为多个产品、服务、工艺、样品、样机等的,只计为-项。
形式有: 1 )自行投资实施转化; 2 )向他人转让该技术成果; 3)许可他人使用该科技成果; 4 )以该科技成果作为合作条件,与他人共同实施转化; 5 )以该科技成果作价投资、折算股份或者出资比例; 6 )其他协商确定的方式。
在这里提醒一点,有的企业为了提高转化项目,将产品仅仅改变规格不同做出不同的产品,这种成果是不会被认可的。不过下面这种方式可以参考:
1.技术分解:结合科技成果特点,细化技术点。例如一款手机,可以细化到屏幕、主板、键盘、摄像头等等。
2.项目分类:每个成果确认转化为不同的产品、服务、工艺、样品、样机、检测、查新、试用等。
3.数量:根据产品,尽量多申请一些相关的知识产权,从而增加科技项目。
4.认证:转化需要第三方认证认可。
研发管理
研发管理评分注意参考了企业的研发费用、科研成员以及企业管理制度。其中研发费用可以找的财务来做。科研成员主要有亮点:降低总体员工基数和提高研发人员人数。例如增加、临时聘用人员或者外包第三方等等。后一个就是企业管理制度了,这个也很简单,很多企业模板随便挑选,需要注意的就是与产学研合作,- - -般主要是找学校合作。企业制度不建议一步到位,推荐循序渐进,总之给人一种不断健全完善的感觉。在这点上,企业可以按照月或者季适当修改企业激励制度。
人员计算方法:
研发人员比例=研发人员全年月平均数/企业当年职工总数月平均数= (月初数月末数) /2
全年月平均数=1~12个月平均数之和/12
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签订劳动合同或者缴纳人数/外聘等累计工作183天以上。
软件著作权在认定中的适用性
每年的申报时间时间为5-7月份,而很多企业,往往在前一年年底才开始启动相关工作。在认定中,耗时长的就是知识产权了。按照目前的专利审核周期来看(实用新型专利7-14个月,发明专利2-4年),临时申报专利肯定赶不上明年的高企申报节点了,于是很多代理机构想到为企业申报软件著作权。
理由如下:
1,软件著作权的周期短:一般为35个工作日以内。
2,很多企业都有智能控制设备,内含软件程序。
3,软件著作权在高企评分中划分为2类知识产权,跟实用新型权重相同。
但事实上在软著的使用上也有很多注意事项。
1,企业是否有对应的软件研发背景的人员。
2,该软件对企业的经营生产是否其中重大支撑作用。
3,企业是否有软件程序,软件开发界面,软件代码等备查。
由此可见,有些企业确实可以通过备案软件著作权来申报,
以下企业,使用软件著作权不适合:
1,企业内部没有软件相关背景员工的企业。
2,没有真实开发过相关软件的企业。
3,软件的应用对企业经营管理支撑作用不明显的企业。
4,使用含软件的智能设备,但并无需进行二次编程开发的企业。
以下企业,使用软件著作权确实对提升通过率有帮助:
1,网络科技/软件开发公司
2,人工智能/大数据/基于网站或APP运营的公司。
3,智能家居企业(通过定制软件控制电控设备以达到改善生活和提升便利性作用)
4,智能设备生产企业
5,当企业达到一定规模,需要通过软件系统提升企业内部管理紧凑型和规范化的单位。
小编提醒:与往年相比,审核力度加强。一旦被查出申报材料不实,轻则被取消高企。重则会以取国家补贴为由追究责任。申报不是儿戏,切记听信无良机构的怂恿随便使用软件著作权。
苏州思睿晶华是一家集项目申报、成果转化、建设等多种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供应商,由于我司有经验丰富、表现出色、的团队,目前公司规模也日益扩大,由初十人扩大到现在四五十人的申报队伍。公司设为高企事业部、础设施事业部、人才项目事业部、创新项目暨金融类项目事业部,遍及长三角,特别是江苏省。